正文 第36章 遵守心靈契約,給孩子一個自由空間(4)(2 / 3)

一覺醒來,發現嘴唇周圍突然多了一圈毛茸茸的小胡子,有些男孩子因為一時不能接受,就采取一些極端的手段。粉刺長出來了,去擠,胡須長出來了,去拔。豈不知這是非常危險的。男孩子的胡須是宜刮不宜拔的。人的麵部,尤其是口唇部位被稱作“危險三角區”,是最容易感染病菌的地方,就連刮胡子也應該小心翼翼,以防刮破而感染患病。所以,我們應該幫助孩子欣然接受自己的生理外貌。告訴孩子,無論是長胡須還是長痘痘,都隻會使他看起來更有男子漢氣質。

2. 教導孩子注意保持衛生習慣

男孩子的生殖器常受大小便、汗液及精液的浸漬,因而細菌、病菌、脫落細胞、汙垢易積聚。男子的陰莖包皮內和陰莖頭的交接處,分布著許多小皮脂腺,能不斷分泌黃色的油性物質。若不經常清洗,可引起包皮發炎,出現紅腫和疼痛,甚至引起包皮粘連或包皮結石。對於以上“衛生死角”,要讓孩子天天“打掃”,以保證性器官及外陰部的衛生,預防一些疾病的發生。

3. 從細節上體貼男孩

讓孩子多穿運動型的衣服,少穿牛仔褲。晚飯不要讓孩子吃得過飽,避免讓孩子生活在過於悶熱的房間裏,幫助孩子養成側臥睡覺的習慣,讓孩子穿寬鬆的棉織睡衣。一旦發現孩子出現了遺精現象,就為孩子準備幹淨的內褲以及小墊子,並將衛生紙放在孩子的床頭。

父母心語

作為母親,對女兒進行性教育,有不容推卸的責任。做母親的如果不是把自己放在長者的位置,而是與女兒平等地相處,以朋友的身份出現,母女之間就可以無話不談了。

千萬不要忽視了父親在男孩性教育中的作用。和兒子正式地談一次,從生理到心理,然後你要做的就是多一點細節上的體貼。

尊重孩子的權利,讓孩子健康成長

有一位母親當過30多年老師,卻犯了一個後悔莫及的錯誤。一天,她發現兒子在自己的屋子裏煩悶地走來走去,非常替孩子著急。她隱隱知道,上高中的兒子在談戀愛,碰到了什麼挫折,她暗暗祈禱:兒子啊兒子,你可有點出息,別為這麼點兒事想不開!一會兒,兒子出門了,媽媽再也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想方設法撬開了兒子的抽屜,取出了兒子的日記。可是,當她翻開日記時,手卻像被燙了一樣——原來兒子在日記中夾了一張紙條,上麵寫著:“媽媽,我料定您會來偷看我的日記,我瞧不起您!我有煩惱是自己的事,您不必管我,我能挺過這一關!”這位母親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低估了孩子的能力。還是應該尊重孩子啊。”

孩子不是玩具、附屬品,他們有天賦的人權,但孩子的諸多權利卻常常被忽視。孩子在成長的生命裏,隻是被保護、被限製、被約束、被處罰,可他們該有的應該被尊重的權利卻很少被提及。孩子常常被父母用於滿足自己未曾圓滿的夢,於是他們沒有自己的理想,有的隻是大人的期待。

尊重孩子,是因為孩子一出生,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物,他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法規的保護。所以父母應該尊重孩子。

從另一角度說,隻有被人尊重,孩子才可能獲得自尊,並可能學會尊重別人,而自尊和尊重他人是成為一個具有健康人格的人的首要條件。由於孩子年幼,自尊意識處於稚嫩狀態,特別容易受到傷害,所以更應當給予保護。可以說,是否尊重孩子,將對孩子一生的發展起重要作用,值得父母們予以特別的重視。

但是在家庭中,在對待孩子的教育上,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們年幼無知、體力缺乏、毫無經驗,完全在自己的保護傘下,並對他們負有完全的責任,因而也就有了權力來指揮他們。於是表現為獨斷專行、主觀片麵,站在成年人的立場去體味孩子的感覺。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過分看重了自己的權利而忽略了孩子們的權利。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因而也就有了權利。即使孩子在很小的時候,也不能忽視他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