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五:一個學習不太好的女孩跟爸爸說:“我今天考了100分。”爸爸問:“哪門課考了100分?”女兒高興地回答:“自然課。”爸爸的表情一下子就變了:“走開,走開,我看見你就煩,自然算什麼玩意兒,你有什麼好得意的,真是沒有出息。”
危害:這位急功近利的父親,沒有抓住這個機會讓女兒揚起自信的風帆、把其他功課帶上去,而是無情地破壞了孩子那一點良好的自我感覺,摧毀了孩子的自信。
經常遭受“語言傷害”,孩子的心靈就會扭曲,即使成年之後也會出現較多的行為障礙和個性弱點,難以適應社會。為了孩子健康成長,家長們要對不良語言的嚴重後果予以高度關注,不要以為區區幾句過頭話不會對孩子造成多大危害,氣急之下就口不擇言地說許多刺激孩子的話,對孩子造成了心理傷害卻渾然不知。要知道這種心靈的傷害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嚴重。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和“最親近的朋友”,切不可成為這樣的傷害者,讓孩子感覺“最親近我的人傷我最深”,因而疏遠、躲避家長。
擁抱孩子、理解孩子、包容孩子、肯定孩子,這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所能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和孩子成為朋友,也是送給孩子的一種最為輕鬆的愛。有了這種愛,他們才會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與氛圍,他們的潛能才會得到良好的挖掘與培養,心靈之花才會越開越美。
父母心語
父母的責任首先在於發現並扶正孩子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讓它們不斷壯大,最後清除掉已有缺點的雜草。讓父母與孩子成為好朋友,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
積極疏導孩子的心理壓力
有這樣一個女孩子,上小學時一直學習很努力,成績也不錯。媽媽一天到晚說:“好好學習,一定要考上好中學,考不上好中學就沒有出路。”在媽媽的督促和自己的努力下,她如願以償,考上了理想的中學。媽媽又說:“你在班裏的成績要進入前十名,否則就沒有發展前途。”這個女孩子不懈努力進入了前十名。媽媽又說:“你得爭第一,這就是出路。”很自然,接下來媽媽會要求考大學,考名牌大學,否則就一事無成。
這個女孩子就在媽媽無休止的要求中艱難地成長。
她在日記中寫道:“媽媽無止境的加碼,壓得我實在喘不過氣來……每當我實現了媽媽的願望,媽媽就高興極了,此刻我就成了天上的星星;當我失敗沒達到媽媽的要求,我就成了地上的狗熊,無休止的奚落就會劈頭蓋臉地撲來……
“多少年來,在我的心中隻有第一,必須第一,無數個第一整天在追趕著我,我真是太累了……”
試想這樣的孩子一旦失利會怎樣呢?在這個緊張不安、充滿競爭、快速發展的社會裏,每一個人,包括孩子,都會遇到壓力。現在,孩子們的課業負擔重,學習時間長,父母管得過死,還有考試不及格,競賽不入圍,升學上不了重點校,和同學、老師關係不好等等,這些都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影響孩子個性的發展。特別是那些性格內向的孩子,學習成績差的孩子,單親家庭的孩子,智商低或生理有缺陷的孩子,調皮的孩子或失足、有過錯的孩子,他們麵臨的問題更多,再加上一些家長不能正確對待他們,使這些孩子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就會有話不敢說,忍氣吞聲,心理的鬱積得不到疏散。久而久之,他們就會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行為遲鈍、精神不振、人際關係緊張等情況。
許多父母和老師說,現在的孩子太嬌氣,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的確,一個人隻要參與社會生活,就會遇到各種壓力、困難和挫折。對此,有的人堅強、樂觀,勇敢地去戰勝它;有的人就顯得懦弱、悲觀,處處逃避它。做多大的事需要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孩子逐步形成遇忙不亂、遇驚不顫、寵辱不驚的心理品質,保持心理健康。家長要從關心孩子出發,有愛心、有耐心地與孩子多談心,做孩子的知心朋友,隻有這樣,才能使孩子的鬱悶得到疏散,使孩子每天都有個好心情。具體可采取以下做法。
1. 父母不要給孩子製定不切實際的奮鬥目標
不要給孩子的行為太多的約束。如果不顧孩子自身實際,隻知道讓孩子這個拿第一,那個要優秀,就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壓力。還有些父母隻讓孩子學習,這也不讓幹,那也不讓幹,這也會讓孩子感到壓抑。
2. 要讓孩子有足夠的休息和娛樂時間
如果孩子不能得到足夠的睡眠,休息不好,就會感到身心疲勞,無法集中精力學習,最終讓孩子感到緊張,給孩子帶來壓力。娛樂是化解孩子壓力的較好途徑,與孩子一起做遊戲,使孩子沉浸在快樂的事情之中,壓力就會被拋到九霄雲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