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如果父母忽視孩子的興趣,強加給他們一些學習任務,就會使他們產生抗拒心理。有些孩子本來對音樂不感興趣,被家長“逼迫”著每天練琴,結果琴技總是沒有提高,於是恨鐵不成鋼的家長開始斥責甚至打罵孩子,用“你怎麼這麼笨”等詞語責罵刺激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便產生逆反心理,有的則變得自卑並產生自閉傾向。
父母對於這一點要認識明確。遺憾的是,有的父母仍然不能認識到這一點。他們多不願承認孩子尤其是自己的孩子有獨特的興趣與愛好。曾經發生過這麼一件事:有個父母強迫坐不住的孩子彈琴,以致孩子隻得砸斷自己的手指以示反抗。像這樣不顧孩子的抗議,父母像催命一樣催促著孩子去學自己不喜歡學的東西,都是父母不尊重孩子的興趣與愛好的表現,其後果可想而知。
興趣是一個火苗,這個火苗是大是小,是熄滅了,還是火勢更旺,你清楚嗎?
大文豪托爾斯泰也很有音樂素養,在學生時代就創作過圓舞曲,並在後來經常演奏。
普希金在詩壇上獨領風騷,而他的繪畫才能卻鮮為人知。他畫自畫像,為朋友畫肖像,也為自己的詩歌畫插圖。
作曲家博羅金創作了著名的歌劇《伊戈爾大公》,但他還是一名化學家,畢業於彼得堡醫藥外科學院。
大仲馬是著名作家,但是他收集食譜,是一位烹飪迷。大仲馬不僅創作了《三個火槍手》,還著有一本《烹飪大全》,該書在當時得到了烹飪界的高度評價。他不僅具備這方麵的理論知識,還能燒得一手好菜。
中國的家長首先要認識到,興趣可以幫助孩子大量節省學習時間,大幅提高學習效率,讓孩子用更少的時間,換來更好的名次和更多成功的機會。
其實,有的父母也想尊重孩子的興趣和愛好,卻往往不知道該如何去做。那麼,作為父母,可以參考以下幾種做法。
1. 善於發現,為孩子創造條件
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並試著引導孩子多在興趣方麵下工夫,盡可能地為孩子創造機會、創造條件,讓孩子無憂無慮地在自己喜愛的天地裏暢遊。這樣會激發孩子的最大潛能,從而在某一領域取得突出成就。
那麼,父母如何發現孩子的興趣呢?這就首先需要父母養成仔細觀察孩子的習慣,孩子反反複複做的事情往往就是他們感興趣的;其次父母應該站在一個平等的立場上與孩子溝通,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多問問孩子喜歡做什麼,或許父母從孩子天真的回答裏可以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
其實,父母應該從小發現、鼓勵和培養孩子有一種或幾種愛好。這樣會使孩子的人生變得豐富多彩,充滿樂趣和期待,對人的一生都是有積極作用的。在孩子選擇興趣愛好時,固然需要父母的引導,但絕不可以代替孩子。
2. 尊重孩子的愛好和興趣
在今天多彩多姿的生活裏,人的個性和興趣得到較充分的發展。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即使孩子的這種興趣愛好可能與父母的期望有差距,但隻要是正當的嗜好,就應該尊重孩子。因為孩子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他的創造力和潛力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發揮,他的專注、認真、持之以恒的習慣和意誌品質也可以得到鍛煉,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3. 培養孩子興趣,切記不可盲目跟風
現代父母都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掌握多種技能,能夠有一個美好的前途。但是很多時候父母並沒有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而是為孩子安排好一切。有時甚至跟風,看到現在流行什麼就讓孩子學習什麼。
孩子就這樣在父母的安排下一次又一次地被動接受,孩子的興趣愛好得不到滿足,孩子的特長得不到發揮,導致孩子厭學並把這種情緒發泄到其他學科,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有害的。
當然,父母對孩子的興趣愛好也不能聽之任之,要給予適當的引導和幫助。如果孩子因為沉浸在某個興趣愛好中,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生活,父母還是應該給一定的幹預,教會孩子正確對待兩者之間的關係,合理安排時間,但要用孩子可以接受的方式,切不可簡單地製止。
父母心語
如果不去考慮孩子的愛好興趣,而是強加給孩子父母認為應該學的東西,會使孩子失去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容易使孩子產生厭煩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