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寶寶進入學步期,加強安全防範
進入學步期,隨著寶寶的運動能力不斷加強,家裏的擺設也要做出調整,以保證寶寶的安全。並從寶寶的視角去檢查房間裏的設施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1)家具的硬角
桌子硬角的高度剛好碰到寶寶的頭。因此,將堅硬的桌角包起來很重要。爸爸可以用海綿和膠帶把桌角包起來。
(2)桌上的擺設
桌子上的擺設,也要做清理,如花瓶、茶具、暖水瓶,最好把這些東西都放到寶寶夠不著的地方。此外,一定不要鋪桌布,因為桌布被寶寶抻拉,很可能讓桌子上的東西散落一地,給寶寶造成傷害。
(3)電源插座
寶寶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四處活動,看見小洞就摳一摳,看見電線也拉一拉。保險的辦法是用安全蓋板把電源插座保護起來,或用寬膠帶把插線板纏上。用家具把牆上的插座擋起來。
(4)暖氣
家裏的暖氣,也是安全防範的重點,暖氣邊緣有硬角的話,要把硬角包起來。在使用暖氣的季節,要在暖氣片或電暖氣前放一個遮擋物,以防寶寶觸摸被燙傷。
(5)地板
家裏如鋪實木地板,應給寶寶穿上防滑的膠粒襪;如鋪地磚的話,最好鋪上大塊的泡沫地墊來增加安全性和舒適性。不要選擇那種有很多小拚件的地墊。如果使用地毯,要經常清洗,避免地毯中的蟎蟲引起寶寶過敏。
(6)窗戶
窗戶是學步期危險係數最高的“雷區”。窗戶的主要危險是墮落,紗窗的強度不足以保護寶寶,最好是加裝護欄。
(7)陽台
寶寶一旦學會行走,“到處亂走”是必然的情形,爸爸在看護過程中,特別留意,避免寶寶走到陽台。所以,陽台的欄杆要足夠高,使他不易攀爬。陽台欄杆的寬度要足夠窄使寶寶不能鑽出去。
(8)廚房
廚房是寶寶不能進入的“重點雷區”,避免發生危險。刀具放置的位置一定要遠離操作台邊緣;飲水機最好能有防燙水閥;調料瓶等瓶瓶罐罐都放到吊櫃裏;讓寶寶要遠離各種廚房小家電。
(9)衛生間
衛生間裏都是堅硬的潔具,地麵濕滑,是防範重點,平衡性比較差的寶寶很容易摔倒。剃須刀、洗發水、電吹風、漱口杯、化妝品等放在寶寶夠不到的地方。
(10)儲物間
家裏有儲物間的話,最好把對寶寶可能造成危害的物品都收拾起來,如殺蟲劑、油漆、洗滌劑等。
2.寶寶摔傷出血的正確處理辦法
即使在很嚴密的看護下,寶寶摔傷的情況也時有發生,因此,在寶寶摔傷後正確的處理是很重要的。
輕微擦傷
寶寶在學步初期,很容易摔跤,輕微的擦傷的情況是最常見的。擦傷是細菌和病毒侵入的門戶,出現擦傷時,塗抹抗菌藥膏,傷口要封閉好,大多數情況下8小時內就開始愈合。
如果傷口處經常和衣服摩擦,如胳膊肘部或膝蓋,使用消毒紗布或繃帶便有必要,也可以使用創口貼。需要注意應及時更換,並避免傷口接觸到水。
傷口出血嚴重時
控製傷口出血的最好方法是直接壓迫,特別是將冰袋放在處理好的傷口上更有利於壓縮血管、減少血液流失。但如果觀察十分鍾後發現出血仍未停止,則應盡快送醫院處理。如果創傷較嚴重,判斷有骨折的可能,則應立刻撥打120.盡量不使用止血帶止血。
3.親子互動遊戲——辨別聲音取玩具
遊戲目標 訓煉寶寶拿取玩具。
鼓勵寶寶行走。
準備工具 毛絨玩具、玩具小汽車。
遊戲方法(1)在地上擺放一根顏色鮮豔的彩條紙,可呈直線和曲線,在彩條紙的沿途擺著寶寶喜歡的毛絨玩具,爸爸用手牽著寶寶的一隻手,隨著彩條直線或曲線行走,沿途拿取自已喜歡的玩具。
(2)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後,爸爸可以把寶寶的各種玩具,放到玩具桶裏。爸爸引導寶寶說:“寶寶,把玩具拿來好嗎?”(邊說邊用手朝玩具桶的方向指),當寶寶發現桶裏的玩具時,就會高興地向前走。
遊戲效果 寶寶在撿拾玩具的過程中,鍛煉了蹲和站,並在獨走過程中,增強腿部的力量及平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