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尋鶴對於李弘冀卻也是高看了幾分,這禮賢下士的態度不是誰都能做到的,心中更是疑惑其為什麼會殺了李景遂,不過現在卻是沒法問的。
李弘冀的別院說是皇家別院卻是沒有金陵的樣子,別院是泗州城中卻是連金陵城中一個普通的富家別院都比不上的,李弘冀當晚沒有會軍營卻是和柳尋鶴攀談起來。
吳岩和王叔已經被安排下去休息了,現在就剩下柳尋鶴和李弘冀兩人。
七弟對尋鶴推崇備至,本帥也早就想見一見尋鶴一麵,奈何本帥在金陵卻是不甚方便,一直無緣一麵,今天一見真是大快平生啊。李弘冀開門見山的說道。
柳尋鶴聽了卻是不為所動,這些好聽的話兒柳尋鶴曆來是很有免疫力的,卻是說道,尋鶴其實有一事不明。
話沒說完,李弘冀卻是說道,尋鶴想問的是為什麼本帥會出現在這裏?
柳尋鶴一聽卻是點了點頭。
實不相瞞,這聽說趙匡胤陳兵三十萬壓境,本王心裏卻是心急如焚,前線的將領如果單論守城,單論一城一地自然是可以和周國不相上下,但是這打仗卻不是一城一地來衡量的。
柳尋鶴也是明白兩國交戰,雖然是一城一地打下來的,但是這戰略上的布局以及眼光卻不是能用一城一地來衡量的,而李弘冀卻是南唐在戰略布局上能喝柴榮、趙匡胤媲美的人物。不過柳尋鶴卻是沒有說話,靜等著李弘冀繼續說。
聽到戰報過後,我一邊讓七弟、六弟聯名大臣一起上書,讓父皇啟用我,另一邊便星夜兼程千萬泗州,因為我知道趙匡胤的第二站在這裏。
柳尋鶴也是明白了李弘冀的意思,這是一次先斬後奏的形式,表麵上讓李從益、李從嘉上書推薦啟用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自己卻是已經到了前線。柳尋鶴對於李弘冀的膽量卻是十分的佩服,對於其敏銳的軍事直覺更是佩服。
但是如果李璟不啟用他的話,李弘冀的後果卻是可想而知,但是這個人明明知道這樣的後果,卻是依舊來了,柳尋鶴更是佩服的緊。
看見眼前這個太子殿下,柳尋鶴卻是想幫他一把,卻是說道,太子殿下難道沒有考慮到皇上啟用你的後果嗎?
李弘冀微微一笑卻是說道,這就是找尋鶴你的原因了。
柳尋鶴哈哈大笑說道,殿下也是妙人,尋鶴這裏有一計可以保證殿下度過此劫。說罷卻是耳語告訴了李弘冀。
再次做了下來,柳尋鶴說道,這一計雖然可以幫助殿下度過此劫,但是對於皇上和殿下的關係卻是隻能雪上加霜,所以殿下還是要慎重考慮。
李弘冀拍了拍柳尋鶴的肩膀卻是說道,本帥自然知道輕重,不過尋鶴也不必自責,尋鶴此計已經是最好的方法了。
柳尋鶴卻是沒有回話,卻是問道王爺既然已經看穿了柴榮的計策,何不將計就計。
李弘冀聽了卻是哈哈大笑道,尋鶴果然是本帥知音,本帥也是這麼想的,這一次定要叫那柴榮小兒、趙匡胤小二來得去不得。
柳尋鶴一聽也是明白了李弘冀的意思,既然李弘冀已經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想來這細節就是自己去做了,自己也沒有必要再多說。
兩人卻是沒有再說其他的事情,卻是聽李弘冀說起了軍營的一些事情,以及治軍的一些心得趣事,柳尋鶴卻是聽的津津有味,後來柳尋鶴也向李弘冀推薦了唐鵬和徐鉉二人,李弘冀卻是告訴柳尋鶴,徐鉉雖然有報國之誌但是對於戰事來說是不夠的,徐鉉最適合的就是當一個內政大臣,唐鵬卻是不甚了解。
柳尋鶴卻是說了一句,唐鵬身上有殿下的影子。
李弘冀卻是緊緊的盯著柳尋鶴,久久沒有說話。他知道柳尋鶴這句話的分量,有自己的影子那麼就代表了無數的可能性。看著盯著自己的李弘冀,柳尋鶴輕輕的點了點頭。
一夜長談卻是到了月中時候,李弘冀也是起身告辭回去休息去了。
柳尋鶴躺在床上卻是思緒蔓延了開來。
想起了母親,也想起了父親。母親自七歲以後更是生死未卜,父親現在已經撒手人寰,現在這個世界上也許就真的隻剩下自己一個人了,在尋找母親的途中自己卻更是異常的思戀母親,想著這飄零的身世,和這麼多年的困難,不由得進入了夢中,卻是見一行清淚流了下來。
第二天李弘冀果然沒有食言,卻是給柳尋鶴安排到一個商隊裏麵。
送別之際,柳尋鶴對這李弘冀拱手一禮說道,劍有雙刃,殿下慎用。
李弘冀聽了卻是明白柳尋鶴說的是做完計策之事,卻是有些感動,柳尋鶴沒有再說他兄弟唐鵬的事情,反而提醒自己計策之事,卻不失為一個知己。卻是說道,尋鶴放心,本帥心中自當斟酌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