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情緒胎教
科學研究證明,孕婦情緒不安時,胎兒的身體運動會增加,胎動次數可比平常多3~10倍。如胎兒長期不安,則體力消耗過度,出生時體重往往比一般嬰兒輕0.5~1千克。孕婦與人爭吵、家庭不和、極度悲傷、情緒壓抑、丈夫脾氣不好、婆媳關係不和、人際關係緊張等,常常導致嬰兒出生後,出現不同程度的消化功能失調現象,如嘔吐、消瘦,甚至脫水、躁動不安、愛哭鬧等。
孕婦不良的精神狀態給胎兒所造成的刺激,常引起嬰兒行為、性格異常。特別是妊娠後期,孕婦精神狀態的突然改變會使大腦下丘腦受影響,進而引起體內腎上腺髓質激素的分泌增加。而且交感神經係統的活動也明顯增加,人體的腎上腺髓質及周身交感神經都可分泌去甲腎上腺素,結果使血中去甲腎上腺素由平時的30微克/100毫升的濃度增加到原來的100倍,進而造成心率增快,使每次心搏出血量減少,胎盤供血量也因此減少而使胎兒缺氧。此外,去甲腎上腺素還可使平滑肌收縮,進一步使血管及子宮收縮,從而加重缺氧,使胎兒大腦發育受阻。
胎兒在8個月以後開始明確自我,能把感覺轉換為情緒。這時胎兒的性格逐漸根據母親的情感而形成。而且,胎兒不斷接收母親傳遞的信息。最初,隻能接受極簡單的成分,但是隨著記憶和體驗的加深,胎兒接受信息的能力變得越來越強。總之,胎兒的精神世界由無意識的存在,發展為能夠記憶和理解複雜情感與情緒的存在,所以孕媽媽如果想要一個性格平和的孩子,一定要在這個時期注意自己的情緒。
2 觸摸胎教
此時胎兒體表的絕大部分細胞已經具有接受信息的能力了,可通過觸覺神經來感受體外的刺激,而且反應漸漸靈敏。所以孕婦本人或丈夫用手在孕婦腹壁輕輕地撫摸胎兒時,可引起胎兒觸覺上的刺激,促進胎兒感覺神經及大腦的發育。撫摸從胎兒的頭部開始,然後沿背部到臀部至肢體,要輕柔有序。如果胎兒對撫摸的刺激不高興,就會用力掙脫或者用蹬腿來表示,這時父母應該停止撫摸。如果胎兒受到撫摸後,過一會才以輕輕的蠕動做反應,就可繼續撫摸。
3 音樂胎教
本月音樂胎教時,應選擇輕鬆、柔和、舒緩、充滿希望的音樂,以舒緩孕媽媽的緊張情緒、減少孕媽媽的焦慮情緒,幫助孕媽媽做好生產的準備。
其中德國著名作曲家羅伯特·舒曼的鋼琴套曲《童年情景》之《夢幻曲》《讓世界充滿愛》《我將來到人間》等,都是非常適宜這個月欣賞的胎教音樂曲目。《夢幻曲》是《童年情景》中最膾炙人口的一支樂曲。它旋律柔美、浪漫,各聲部完美的交融以及充滿表現力的和聲,共同刻畫了一個夢幻般美麗的世界,表現了兒童天真、純潔的幻想。
孕媽媽欣賞《夢幻曲》時,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隨著柔美平緩的音樂,進入到編織的美麗夢境中,“看見”期盼許久的可愛小寶寶走來,孕媽媽可以“嚐試”走上前去,擁抱他,親吻他,向他述說期盼,表達孕媽媽無限的愛……此外,準爸爸還可以牽著孕媽媽的手,一起去音樂廳或劇院聽一場音樂會,以進行音樂胎教。
4 視覺胎教
胎兒的視覺發育較晚,但在妊娠第9個月時,胎兒已經對光線的明暗有了反應。但此時的胎兒還看不到東西,因為胎兒的視神經和視網膜都尚未發育成熟,強光會刺激胎兒的眼睛,使胎兒覺得不舒服。測試發現,如果使用強光照射孕婦腹部,為了避免受到光線刺激,胎兒會將臉轉到一旁或閉上眼瞼。而不太刺激的光線則可給予胎兒腦部適度的明暗周期感覺,刺激其腦部的發育,使胎兒有眨眼的動作,並且會感興趣地將頭部轉向光源的位置。
所以,此時應對胎兒進行視覺胎教,當胎兒醒覺(胎動)時,用手電筒的微光一閃一滅,以訓練胎兒的晝夜節律,即夜間睡眠,白天覺醒,從而促進胎兒視覺功能及腦的健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