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3章 寶寶飲用豆漿的學問(1 / 1)

未熟豆漿喝不得

很多媽媽早上趕時間去上班,做起早餐來馬馬虎虎,有時候豆漿還沒完全煮熟就直接端給孩子喝,結果使孩子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沒有完全煮熟的豆漿裏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製物等有害物質,這些物質在煮的過程中會隨著水蒸氣一起揮發掉,而未煮熟的豆漿中則會殘留不同數量的有害物質,孩子喝了這種豆漿,自然會出現不適反應。

營養師溫馨提示:

煮豆漿的時候需要敞開鍋蓋,以便有害物質完全揮發。

空肚子喝豆漿浪費營養

早上起來,媽媽們會習慣性地遞給孩子一杯豆漿,覺得豆漿既可以溫暖孩子的腸胃,又可以補充一夜睡眠丟失的水分,還能打開孩子的胃口,其實孩子空著肚子喝豆漿並沒有什麼好處。相反,這樣被孩子喝下去的豆漿會損失大部分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在孩子體內被轉化成能量而消耗掉了,白白造成營養物質的浪費。

雞蛋不是豆漿的好夥伴

雞蛋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經常吃雞蛋的孩子大腦發育和學習能力也會更勝一籌。既然雞蛋和豆漿都這麼有益孩子發育,媽媽們就想辦法把豆漿和雞蛋結合起來,蛋花豆漿看起來漂亮,吃起來也方便。我們知道,食物和食物之間搭配得好可以相互取長補短,給人體提供更加豐富的營養素。同時我們還需要明白,如果食物搭配不講究科學,那麼得到的結果就恰恰相反,不是增進營養而是造成營養浪費。雞蛋和豆漿組合在一起,會造成雞蛋中的黏性蛋白與豆漿裏的胰蛋白酶結合,產生不易吸收的物質,使得雞蛋和豆漿都失去原有的營養價值。

豆漿配紅糖營養低

原味的豆漿很難被孩子接受,給孩子喝豆漿的時候,媽媽們都會放些白糖在裏麵調味,有的媽媽覺得紅糖比白糖營養價值更高一些,放些紅糖在豆漿裏還可以幫孩子補血,何樂而不為呢?殊不知,紅糖裏含有很多有機酸,比如醋酸、乳酸,它們能夠和豆漿裏的蛋白質和鈣質結合產生變性物、醋酸鈣、乳酸鈣等塊狀物,大大降低了豆漿的營養價值。

常喝豆漿需補鋅

常常喝豆漿的孩子體內都會或多或少的缺少鋅元素,這是因為豆漿含有某些抗營養因素,不僅不利於人體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反而有害健康,因此長期食用豆漿的孩子不要忘記補充微量元素鋅。

藥和豆漿兩分開

抗生素類藥物如紅黴素會破壞豆漿裏的營養成分,甚至產生副作用,危害到孩子的健康,我們建議喝豆漿和服用抗生素類藥物的間隔時間最好在1個小時以上。

胃腸不適不宜飲

豆漿在酶的作用下會產氣,孩子腹瀉、腹脹的時候最好不要喝豆漿,以免加重病情。患有急性胃炎和慢性淺表性胃炎的孩子也不適合喝豆漿,其他豆製品也不宜食用,這是因為它們會刺激胃酸分泌過多或者造成胃腸脹氣,對於病情的恢複不僅沒有任何幫助還會加重病情。

辨清體質喝豆漿

豆漿偏寒,屬於寒性食物,虛寒體質的孩子需要溫熱性質的食物滋養身體,寒涼性質的食物隻會導致他們的體質更加虛寒,因此這類體質的孩子不適宜喝豆漿。消化不良、嗝氣和腎功能不好的孩子同樣不宜多喝豆漿。

豆漿儲存需得當

有些媽媽圖省事,喜歡把沒喝完的豆漿倒進保溫瓶裏,覺得這樣儲存的豆漿既省事又衛生,下次喝的時候直接倒出來就可以了,省去了熱豆漿的麻煩。其實把豆漿裝在保溫瓶裏會使得瓶內的細菌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大量繁殖,幾個小時之後豆漿就不能再喝了,因為這時的豆漿已經在細菌的作用下變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