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住房之類都需要自己解決。
不過在撣邦,商品房價格並不高,價格最高的商品房也僅售3500元一個平方米,還不如華龍國的三線城市,而且最低工資也達到了5000元一個月,這是對於從華龍國過來的人來說,那些棉墊人則被排除在外。
在這種政策下,撣邦的商業迅速的發展起來。
各種行業都開始萌芽、發展,並開始向其他國家擴張。
例如製造業,像生活用品已經開始用空運的方式向其他國家出口了。撣邦的內部商業競爭也慢慢進入比較激烈的狀態。
不過都是良性競爭,三五家公司對市場形成壟斷,他們之間形成一個價格同盟,然後比的是創意、服務、質量。
整個撣邦的大部分商業都被淩淵集團和旗下控股子公司所壟斷。
需要進口的商品是越來越少,最主要的進口商品還是農產品,隨著撣邦地區的華人越來越多,華人的購買力在最低工資的限製下,以及亂七八糟的花費沒那麼多的情況下,變得比較給力。
世界各地的優質農產品進口到撣邦,大大改善了華人的物質生活質量。
對於需要進口的農產品,淩淵集團也在逐漸建設自己的生產基地,有的在撣邦境內,有的在華龍國,有的在索馬裏。那些高價格的農產品,隨著這些基地的投產,價格也會越來越低。
過慣了資源貧乏的生活的華人來到撣邦,簡直如同來到天堂。
這裏各種東西都很便宜,工資還比較高。
淩淵集團的汽車在這裏,一輛抵擋的隻需要兩萬元,質量絕對超凡,最高檔的汽車,售價也僅有百萬左右。
房價更是低得很,而且裝修高檔,風水絕佳,環境優美,不過一個家庭僅限購買一套,嚴厲杜絕炒房的投機行為。
但是,這些低價格的商品,出口價格卻不是那麼低了。
汽車最低檔的出口帶國外,一輛要賣到三十多萬,如果關稅高一些的國家,要賣到四十多萬。
不過當前出口不多。
而整個撣邦目前的進口量則是不斷的增加,各種商品都在進口。撣邦生產的民用商品,都是高檔奢侈品,普通的生活用品製造沒什麼利潤,因此全靠進口。
因為此時淩淵集團正計劃著印鈔票,印了票子還得想辦法國際化,向美元發起挑戰。
一種貨幣要想國際化,首先必須是貿易逆差國,也就是出口少,進口多。同時得對大宗商品具備定價權。第三是要在全球有強大的盈利能力,以維持貨幣信用度。
隻有具備這幾種條件,才能國際化。進口多,出口少,並不意味著就要虧本。因為進口的商品,依舊可以是集團製造,隻是從別的國家進口到撣邦地區而已。
例如在索馬裏地區,那裏的製造業已經起步了,但製造業大多都是淩淵集團控製的,那麼此時索馬裏向撣邦出口商品,然後撣邦用淩淵集團印刷的鈔票支付,這樣索馬裏政府手上才有這種貨幣。
而且這些錢,再通過向索馬裏人民銀行兌換成索馬裏貨幣後,這些錢依舊是淩淵集團的。
一種貨幣被他過所大量持有的時候,並認同其價值,才算國際化。
但光是如此還是不夠的,還得對大宗商品具備定價權,此時淩淵集團已經開始涉及到大宗商品定價權的競爭了。
什麼最賺錢?
自然是印鈔票最賺錢了。
曹淵此時已經有要把自己的頭像印到票子上麵的衝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