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1章 :石油合作(1 / 2)

伊朗雖然有些錢,但錢其實也不多,接連的在全球軍火公司購買軍火,已經讓伊朗政府的財政十分緊張。

在與華龍國的合作方麵,華龍國並不是把錢都投入在伊朗的項目當中。

華龍國與伊朗有共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華龍國的利益是依附於山姆帝國經濟下所產生的,雖然在和山姆帝國有對抗,但有時候還是可以把伊朗賣掉的。同時華龍國也怕伊朗受到製裁,讓投資的項目付之東流。

相比華龍國革命的含蓄,伊朗的革命鋒芒畢露,正所謂棒打出頭鳥,這也是華龍國不在伊朗加大投資的主要原因,連石油都隻從伊朗進口11%左右。

伊朗已經開始催促華龍國加緊對伊朗石油的勘探和開采建設,因為財政出現緊張了,並且提出如果華龍國沒有能力為伊朗勘探石油,將和歐洲石油公司簽訂一筆50億山姆元的合同。

但華龍國出於各種原因考慮,並未怎麼理會。

在這樣的形勢下,淩淵集團趁虛而入,對伊朗提出了投資要求。

伊朗求之不得,雙方可謂一拍即合。伊朗需要外部投資,來建設國內經濟,同時勘探石油等也需要依靠外部技術。

伊朗雖然看上去實力還不錯,實際上技術並不全麵。

很多東西沒辦法自己搞,隻能依靠外部,但此時被山姆帝國製裁,能依靠的外部力量很少。

伊朗唯一顧慮的是,全球軍火公司是否有能力對境內石油進行勘探和開采。

不過顧慮隻是一瞬間便丟在腦後,連B2隱形轟炸機都能山寨的全球軍火公司,沒理由開采不出石油。

而且會找上門來,必然是有備而來。

伊朗有較多的人口,同時也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是一個很不錯的‘資源供給型國家’,同時還是一個不的市場。

目前淩淵集團所控製的資源供給型國家也就是索馬裏一個,撣邦地區則被集團當成大本營來建設,索馬裏主要提供的是農業資源。

伊朗可以成為像沙特阿拉伯一樣的國家,隻不過他們的輸出對象是淩淵集團。

不過伊朗的情況和沙特完全不同,伊朗的統治者是典型的激進派和強硬派,不可能像沙特那般完全是一個順服的國家。

隻不過當前淩淵集團能合作的也就是伊朗,至於伊朗境內的所謂民主人士,對華族比較排斥。

因為他們感覺,華龍國在為伊朗當政者充當保護傘,那些宗教人士對華族也無什麼好感。

在與伊朗合作的時候,曹淵仿佛預見,未來的合作關係破裂的那一天,畢竟宗教文化等方麵的不同,注定了集團不可能與伊朗一直合作下去。

不過當前還是可以合作的,集團在伊朗投資必然能夠帶來豐厚的回報,但卻無法做到像國際資本在華龍國那樣的操作模式。

國際資本之所以排斥民族主義,是因為民族主義阻礙了國際資本的流通,這是其核心矛盾。

所謂獨裁與民主,隻是相對性而言的,真正的核心還是利益。

雖然無法做得比較徹底,但隻有淩淵集團的資本,以及部分華龍國資本進入的情況下,利益肯定是比較大的。

隨著合作的展開,很快淩淵集團旗下的能源公司,和伊朗簽訂了一份50億山姆元的合同,將伊朗北部地區圈了下來,該區域內的石油,淩淵集團勘探開采出石油和天然氣後歸淩淵集團所有,開采年限為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