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堅持,繼續努力,你就會成功。
當然,麵對失敗,也要一定的靈活性,不能一條道上走到黑。但成功者的經驗告訴我們,不要因失敗而變成一位懦夫。麵對挫折,奮勇向前。當你盡了最大的努力還沒有成功時,不要放棄,隻要繼續努力或開始另一個計劃就行了。
的確,失敗很難使人堅持下去,而成功就容易繼續下去。如果工作比你想象的還難,請記住美國柯立芝總統的名言:“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可以取代毅力,才幹也不可以,懷才不遇者比比皆是,一事無成的天才很普遍;教育也不可以,世上充滿了學無所用的人。隻有毅力和決心無往而不勝。”
“隻有堅持不懈,才有可能成功。”偉大的成功者無一不把這句話作為座右銘。因為隻有如此,才能搭建起人生的金字塔。
永遠不要說“沒有希望了”。終場前什麼都有可能發生,隻管奮力去拚搏吧!自己吹響終場哨是犯規和愚蠢的。人生的終場哨就讓死神去吹吧!
日本思想家福澤渝吉說:“教育就是授人獨立自尊之道,並開拓躬行實踐之法。”又如陶行知所說:讓孩子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才是英雄漢。
意誌力是堅強持久的毅力,是良好的心理品質,從小重視孩子意誌力的鍛煉與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意誌力,不是生來就有,自發形成的,而是在教育和實踐過程中,經過鍛煉與培養,逐漸養成的。培養良好的習慣,有利於意誌力的養成。培養意誌力的過程,也是形成良好習慣的過程。
總之,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在孩子的學習、勞動、課外活動和文體活動中,有係統地幫助和鼓勵他們克服外部和內部的困難。要使孩子善於自覺地、主動地、獨立地調節自己的行為,使他服從於一定的有益的目的、任務,而不是事事依靠外力的督促和管理;要使孩子養成貫徹始終、堅持到底的堅毅精神;要使他們善於按照一定的觀點、原則,經過深思熟慮後,果斷地處理一些充滿矛盾鬥爭的問題;要使他們善於控製和支配自己的行動,善於迫使自己去完成應當完成的任務,並抑製自己一些無關的或外界強烈吸引的活動和行為。
這裏的四個“要使”,就是要使孩子有目的性、堅持性(毅力)、果斷性和自製力等四個意誌品質,成為一個意誌堅強者。
我們給父母們的建議是:
1.要提高完成某一任務的信心
要幫助孩子學會克服困難,提高完成某項任務的信心。交給孩子任務時,要把任務交代具體,並提醒他在完成任務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讓孩子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再教給一些克服困難的方法,使孩子做到心中有數,以增強其完成任務的信心和勇氣。
2.用故事啟迪孩子
經常選擇報刊以及孩子書籍上或自己編寫一些克服困難的小故事,講給孩子聽。通過這些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對孩子進行形象的潛移默化的教育。
3.激勵支持孩子的每一次進步
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讓孩子去完成具有一定難度,經過努力可以做到的事。所謂克服困難,不畏懼困難,這就是意誌力的表現。孩子克服了某一困難,要給予鼓勵和表揚;如再去做某一件有困難的事,要給予支持和指導;當遇到困難時,要用孩子以往克服困難的事例,激勵他繼續努力,勇往直前。
4.不要對孩子的一切事情大包大攬
有的父母“心太軟”,進行“一條龍”、“全方位”、“係列化”服務。
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白天接送,晚上陪讀,直至填寫誌願,“設計”前程,孩子們成了“抱大的一代”,如同溫室中的花朵,患了“軟骨症”,見不了世麵,經不了風雨。父母要對孩子的事情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切記不要大包大攬。
5.讓孩子做事善始善終
經常性的磨煉,可從小事做起,如作業要認真對待,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要認真完成等,督促孩子千萬不可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