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實現教育成本的精細化管理
精細化管理模式是當今社會管理體係中本受關注的管理模式,能夠對管理對象予以精細化的管理,能大力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實現綜合、係統性的規劃,促進精細化的管理。精細化管理是在原有管理模式的基礎之上,進行更為深入的管理,強調管理的“精”和“細”。將精細化管理應用到政府行政教育成本管理中,能夠將教育成本管理更加精密、細化,實現對教育成本的綜合性管理。精細化管理強調各司其職,各得各酬,各考各評。各司其職,在教育成本的精細化管理過程中,能夠各自負責各自的職責,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可以分為對人員和成本控製流程的針對性管理,對教育各個方麵的支出、花銷,支出的明細都要予以精細化的管理。各得各酬就是在教育成本過程中,每個職位的公務人員隻能夠拿職位範圍內的薪酬,不得出現克扣的現象。各考各評則是建立科學的考評製度,對教育成本管理的有關人員進行素質考評,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實現對教育成本管理人員的科學考評。
4、加強教育成本管理的監督力度
加強政府行政教育成本管理的監督力度是有效保證教育成本管理質量的重要條件。在政府行政部門可以采取各個部分互相監督的方式,對於各個學校的教育資金運作情況予以監督,在每個教育部門或學校增設教育資金審查小組,對學校的每筆指出都要進行一定的審查和通過,才能夠進行使用,實現對資金使用的合理性與高效性。對於政府行政教育成本管理而言,教育成本管理的權責並不明確,影響教育成本的管理。在政府向教育部門撥款的過程中,應當對撥款的有關資料、有關人員以及資金的真實使用情況進行實時的監督,另外,也要對教育成本管理人員進行監督,保障教育成本的高效使用。當出現教育成本管理問題時,教育資金審查小組可以直接找到相關的責任人,明確成本管理過程中管理、成本運作、成本核算等環節各自的責任,能夠提升問題的解決速度和解決效率,是加強教育成本管理的重要基礎。通過建立各個教育部門的教育成本管理監督小組,能夠完善教育成本管理的監督機製,實現對管理的全麵監督。
五、結語
教育是政府重點發展的事業,重視為國家的發展積累人才,用於教育領域的成本在政府用於公共事業成本中占據了很大的份額,因此,對教育成本的管理尤為重要。如今,政府行政教育成本的管理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應當采取相應的對策進行解決與改善。在滿足教育基本要求的基礎之上,有效地降低成本,減少政府的財政負擔,實現教育資本的高效利用。
【參考文獻】
[1] 郭俊華、程瓊、樊博:電子政務環境下政府行政成本管理策略研究[J].情報雜誌,2009(1).
[2] 祁進:高校教育成本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1).
[3] 馬發生:淺談高校教育成本管理[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2(5).
[4] 劉春暉:教育成本、效益與成本管理[J].當代經理人,2011(12).
[5] 李淑霞:中國普通高等學校教育成本管理模式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5.
[6] 趙曉虹:強化成本管理對策初探[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27).
[7] 馮寶軍、李延喜、張媛婧:中國研究型大學教育成本構成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