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國民營企業內部控製存在的問題及對策(3 / 3)

3、完善民營企業內部控製機製,為優化內部控製創造製度條件

我國民營企業的管理模式大多是家族式的,在經營上,集約化水平、專業化程度低,市場定位不準,因此,民營企業要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必須要強化自身的內部控製機製,為優化內部控製創造製度條件。

一是加強董事會在內部控製中的作用。強化董事會在企業管理機製中的主導地位,突出董事會在建立和完善內部控製體係過程中的核心作用。

二是要建立一套科學的管理機製。實現決策的科學化,采取多種方式和手段,加強政策、市場、技術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和預測,形成科學的決策程序,建立科學的決策機製;要注重吸收和引進先進的管理觀念和方法,建立健全一整套基礎管理製度,包括企業用工製度、分配製度、生產管理、技術管理、產品質量管理製度等。

4、健全內部審計機構,加大內部審計監督,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

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是內部審計工作的基礎和發揮作用的關鍵,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直接關係到內部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樹立審計監督的權威性。我國民營企業在設置內部審計機構時,應當按照獨立性和權威性的原則,結合企業經營規模、發展現狀、組織形式、內部審計的定位進行設置。大部分中小民營企業可以不單獨設置審計機構,應在財務部門設置審計人員,單獨從事審計業務。為了保證審計人員的相對獨立性,審計人員應該在企業最高管理層的直接領導下,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地對企業會計賬目及相關資產進行合規性、合法性、合理性和真實性的審計,以保證企業核算資料的真實性。對於規模較大的民營企業,應該將內部審計機構獨立化,實現董事會領導下的審計委員會製度。我們民營企業內部審計的定位側重於“監督導向型”,強調的是健全內部控製、加強經濟監督、嚴肅財經法規、減少損失浪費。要進行企業內部審計控製的監督,要檢查以及評價工作,建立事後監督機構,對業務活動進行定期的檢查,實現管理的規範化,並將檢查信息向有關部門進行及時的反饋,建立完善的審計部門,提高審計部門的權威性以及獨立性,提高審計效率,對民營企業內部控製中的問題進行準確、快速的把握,使審計監督的質量進一步提高。健全內部審計機構,加大內部審計監督,針對企業經營管理和內部控製中的薄弱環節和主要問題,有重點地開展經營審計和風險管理審計,及時發現經營管理中的重大內部控製缺陷或重大風險區域,並采取預防措施以最大的程度減少可能的損失和相關風險,為民營企業的持續良性發展提供風險控製和管理谘詢等其他相關服務,促進企業穩定發展和增強企業的抗風險性。

綜上所述,內部控製製度是民營企業管理製度建設中的重中之重,隨著企業的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外部經營環境的變化,企業的內部控製也需要不斷的完善。就當前來說,我們要用正確的態度去對待民營企業內部控製製度中存在的現實問題,群策群力,努力探索符合民營企業實際的內部控製製度體係,為民營企業健康發展,安全運行創造良好的製度條件。

【參考文獻】

[1] 鄭江芹:我國民營企業內部控製研究[J].管理學刊,2009(1).

[2] 許薇:民營企業內部控製問題淺析[J].經濟師,2010(3).

[3] 劉菊梅:我國企業內部控製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企業論壇,2010(412).

[4] 史聖琨:淺析民營企業內部控製製度存在的問題[J].商業文化,2011(3).

[5] 袁宏路:淺議民營企業內部控製失效的原因及對策[J].時代金融,2011(6).

[6] 花永紅:民營企業內部控製缺陷及其改進[J].財會通訊,2011(8).

[7] 田大瓊: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問題研究[J].當代經濟,2011(9).

[8] 張川:民營企業內部控製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報,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