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內部審計形式化,風險評估的預警作用缺失
內部審計是企業內部控製的重要組成部分,內部審計應幫助組織評價重要的風險因素、改進風險管理和控製體係等,但是民營企業的內部審計環境由於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製約了它本身的職能發揮。在民營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子公司往往都存在的千絲萬縷的親情關係,監督也礙於人情而不能有效實施,所以家族式管理的審計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正常開展,阻礙了內部審計職能的正常履行和內部審計職能的真正發揮,使得民營企業內部審計過於形式化。很多民營企業輕視內部審計的作用,將內部審計機構合並,或由會計人員兼任審計人員,使得內部審計無法發揮作用。由於受雇傭關係、利益關係、人際關係等因素的製約和影響,內部審計工作不能協助管理者對企業經營狀況進行監督,未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致使企業內部控製製度作用無法發揮。由於種種原因使得企業內部審計製度形同虛設,喪失了其對風險評估的預警作用。
二、全麵提升我國民營企業內部控製質量的對策建議
1、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為優化內部控製奠定體製基礎
法人治理是內部控製建設的重要環境影響因素,它反映了董事會、管理者、業主和其他人員對控製的態度、認識和行為,是構成一個企業的氣氛,影響企業內部人員控製的基礎。因此,良好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高水平的管理者和高素質的員工對實施內部控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已經不適應企業迅速發展的要求,企業要根據自身的經營規模和生產性質製定有利於控製業務流程的規章製度,這樣就使得企業的運作、員工是行為能“有章可循”,要做好人員的控製,要重視員工的作用,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責任心,將企業活動置於員工的層層把關,使企業朝著預定的目標前進。建立完善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是有效實施民營企業內部控製的基礎。就內部控製而言,單位負責人作為企業經營者,既是內部控製的主體,也是內部控製的對象,領導者個人自身素質及對內部控製的態度,對內部控製的實施起著關鍵性的作用。為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所有權、決策權、經營權既相互分離、又相互製衡的機製,解決內部人控製和監督不到位的問題,使經營者在董事會授權的範圍內決策管理,並受到嚴格的監督與製約,從而保證包括內部會計控製在內的企業管理製度的有效實施。
2、全麵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為優化內部控製開辟人文環境
企業的發展不僅取決於其資產的規模和設備的先進,而是更多地取決於其員工的素質和能力的發揮。能否充分有效地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重視人的價值、提升人的能力作用,是內部控製製度健全性的體現。要解決人的思想問題,在思想觀念上要轉變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新觀念,積極引進人才,提升企業內部會計控製水平,為優化企業內部控製開辟人文環境。民營企業內部控製要強調以人為本的思想,強調溝通和感情的交流,消除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的隔膜,有利於形成強有力的群體,調動每一個人的積極性。民營企業要加強自身建設,規範會計基礎工作,健全內部會計控製製度。
一是要創造條件逐步走出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對那些有一定規模的民營企業來說,要進行產權製度創新,向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轉變,而對於條件尚不成熟的民營企業,要按市場規律辦事,實行科學的內部管理,提高企業自身的整體水平。
二是要轉變用人的觀念。民營企業一定要舍棄任人唯親的陳舊觀念建立科學的用人機製,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和發展需要,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則引入有效的管理人員,吸納外部人才進入經理層,給企業帶來新的思想,新的管理觀念和風格,有助於形成公平的內部競爭機製,促進企業更快的發展。家族企業的成員要擔任企業領導職務,也應該和普通員工一樣,靠自身的管理能力和專業才能,而不是憑借血緣關係。同時也要經常了解企業員工的想法,加強培訓,把內部控製工作落到實處。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培訓,增強員工的自我約束能力,使其能自覺執行各項規章製度,廉潔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