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淘氣孩子檔案順手“牽”玩具的軍軍(2 / 2)

最好的方法:

●整理孩子的玩具

經常幫孩子整理一下玩具,幫孩子從不常玩的玩具中找出一些有意思的東西。經常讓孩子看看他所收集的那些玩具,使孩子對自己的所有物有一個更深刻的印象。這樣孩子就不會老覺得自己玩具不夠,拚命地纏著父母買玩具或者隨便拿別人的玩具回家了。

●幫孩子建立“物品所有權”觀念

要讓幼兒完全搞清楚“物品所有權”,的確還有點難度。不過父母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慢慢培養,不如當你把他的玩具帶到他的視線之外時,跟他說一聲“爸爸到房間玩幾分鍾就還你,好不好?”當孩子對你的發夾感興趣時,也要告訴孩子:“這是媽媽的,你玩了以後一定要記得還給媽媽。”這些對話雖然簡單,但對孩子有著不可言喻的幫助。你還可以舉例說明,如果你很會說故事,可以就講一個“玩具槍找主人”的故事給孩子聽,讓他明白如何尊重別人物品的所有權。

●對照比較

孩子都有“羨慕別人”的心理,總覺得人家的東西比自己的好。所以當他把別人的玩具拿回家後,父母可以試著從他的玩具中找出一件類似的進行對照比較。孩子會發現:這個玩具原來自己也有,甚至比別人的更好。慢慢地他就不會對別人的東西如此感興趣了。

●讓孩子自己把“牽”來的玩具還回去

堅決要求孩子自己把拿回家的玩具還回去,這麼做一方麵可以鞏固對孩子所進行的“物品所有權”的教育,另一方麵還可以喚起孩子的道德感,讓孩子逐漸明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是種可恥的行為。

●告訴孩子正確獲取物品的方法

告訴孩子如果真的很喜歡某種物品,可以采取其他的方法獲取,比如告訴父母,跟父母談判,自己表現好贏得獎勵等。對於孩子的合理要求,爸爸媽媽也應該盡量給予滿足。

父母要注意的問題:

※不要粗暴地搶奪孩子的東西

不要因為生氣,就一把將孩子“牽”回來的東西奪走還給人家,這樣孩子根本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甚至會覺得“拿”不管用的時候,還可以“搶”。這樣等他大一點的時候,他可能就不是從別人手裏“拿”玩具了,而是“搶”玩具了。

※不要對孩子使用侮辱性的字眼

孩子把別人家的東西拿回來,這種行為常常讓父母非常惱火。但是盡管如此,也不要對孩子使用“小偷”、“不學好”、“壞”等字眼,這會傷害孩子的自尊或者讓孩子感到害怕,認為自己真的是個壞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