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0章 淘氣孩子檔案順手“牽”玩具的軍軍(1 / 2)

姓名:軍軍

淘氣行為:順手“牽”玩具

最好的方法:自己還回去

軍軍的抽屜裏、櫃子裏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玩具,才5歲半的軍軍,就可以稱得上是半個“玩具收藏家”了,家裏的玩具多得幾乎可以開玩具店。每次上街,軍軍都要吵著爸爸媽媽給自己買玩具。如果爸爸媽媽不給買,他就自己拿,為此爸爸媽媽經常陪著他一起挨罵。每一次去親戚朋友家玩,軍軍的書包裏也總是會多出幾件玩具回來,原來他把人家孩子的玩具給順手“牽”回來了。

爸爸媽媽跟軍軍講過好多次:同一類型的玩具大都差不多,不需要買那麼多;別人的東西不可以亂拿……但是沒有任何作用。也曾懲罰過他,但是軍軍很快就會“好了傷疤忘了痛”,沒過幾天就“老毛病”又犯了。

爸爸媽媽決定不再幫軍軍承擔後果,如果軍軍再將其他孩子的玩具帶回家,就堅決要求他自己還回去。起初軍軍死活都不同意,在家裏大哭大鬧這個時候,爸爸態度十分堅決:我們不喜歡隨便拿別人東西的孩子,如果你不肯送回去,今後我不會再給你買任何玩具。媽媽還會試著引導一下他:“你想想看,小明的汽車被你拿回來了,你想他現在會怎麼樣呢?”如果軍軍回答說很難過。媽媽就會接著說:“那你是不是應該把汽車還給人家呢?”

在爸爸媽媽的要求和鼓勵下,軍軍終於可以乖乖地把玩具還回去了。每一次還玩具的時候,對方父母都會表揚他,玩具的主人會因為東西失而複得特別興奮。這也觸動了軍軍的心靈。慢慢地,軍軍“牽”玩具的現象明顯減少了。後來不需要爸爸媽媽勸說,軍軍也會很快同意把玩具還回去,還玩具的時候,也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沒所謂”了,他會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就會誇獎他。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努力,軍軍終於不再“牽”玩具了,還會主動把自己的玩具與別的孩子分享。

很多孩子都有過為玩具而癡迷的時候,孩子順手牽“羊”,把別人家的玩具拿回家的現象也不在少數。這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孩子還處在一個分不清“你的、我的”的童稚階段,對“物品所有權”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在他們看來,“反正你的就是我的”,隻要我覺得好玩,就要拿回家。

當然,因為喜歡某種物品就任意索取和父母的教育不當也有很大關係。一種情況就是父母教育不嚴,對孩子的一切要求都予以滿足,使得孩子心目中沒有是非標準,想得到什麼就會毫無顧忌、不擇手段另一種情況就是家教過嚴,孩子的合理要求得不到滿足,失望之中就會偷錢去買或者從別人那兒拿一件回來,嚐到甜頭了,以後就會不斷地故伎重演。

這種行為如果在孩子成長的早期不能及時得到糾正,長大後就有可能形成“偷盜”的惡習,父母應該給予孩子必要的指導,幫孩子盡早建立所有權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