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第六輯(2 / 3)

假若仔細分析一下王國維的性格,就不難發現他的死因了。王國維處於社會的變革時期,又處在新舊文化的交替點上,其個人氣質又極為特殊。以其孤僻、偏激的個性來判斷,他的“自沉”是必然的。

性格的形成過程微妙而複雜,受先天與後天的影響巨大。人們常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由此,建構首先需要揚棄,而揚棄的前提是要學會分析與鑒別。哪些性格的取向是生命的暗影,需要大刀闊斧地去丟舍?哪些性格是不需要修正便可去粗取精的?哪些性格又是人性中的精良之處,需要精心地嗬護、全力打造?建構和揚棄是一個不能分割的過程,將這個過程認真地“履行”下來,也就是不斷克服性格缺陷的過程。

每年的十二月一日,紐約洛克菲勒中心前麵的廣場,都會舉辦一次為聖誕樹點燈的儀式。

碩大的聖誕樹堪稱完美,據說它們都是從賓夕法尼亞州的千萬棵巨大的杉樹中挑選出來的。

一位畫家深深地被聖誕樹的完美吸引住了,他帶領自己所有的學生去寫生。

“老師,你以為那巨大的聖誕樹真的那麼完美嗎?”一個中年女學生神秘地笑道。

畫家十分奇怪:“千挑萬選,還能不完美嗎?”

“多好的樹都有缺陷,都會缺枝少葉,我丈夫在賓夕法尼亞當木工,是他用其他枝子補上去,才令這些聖誕樹看上去如此完美的!”

畫家恍然大悟:一切完美的事物都源自於修補。

人的一生就是自我完善的一生,自我塑造的一生。塑造性格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不良的性格,實現性格優化的轉變,從而找到最真實的自我。

克服性格中的缺陷是一種完善自我的自覺行動。克服性格缺陷的自覺性,將決定能否在性格修養方麵取得成效。克服缺陷的自覺性,首先來自於主體對性格缺點危害性的認識程度;其次,還取決於個體對自己嚴格要求的程度。出色的男孩,大多是從性格改造與完善中訓練出來的。一個胸有大誌的男孩,對自己才會有嚴格的要求,他的理想越崇高,為了實現這個理想而積極改造自我性格的決心就越大。

克服性格中的缺陷,做一個身心健康的男孩,是男孩發展自身、完善自身的美好願望和追求。隻有心理健康了,一個男孩才能稱得上真正的健康,才能少生病或不生病。隻有做到心理健康,一個人才能泰然麵對複雜、紛繁的世界,才能從容參與、適應現代快節奏的社會生活,獲得人生的成功。

決定成敗的是你的自信

莎士比亞說:“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導致失敗的原因。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英雄,成就輝煌,隻要我們相信自己。”男孩堅持自己的觀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是對一個人自信心的最大考驗。在困惑時,隻有自信才能使你駛向成功的彼岸!

小澤征爾是世界著名的音樂指揮家。在還沒有出名之前,他參加了一場很有影響的音樂演奏指揮大賽。

那天,小澤征爾走上指揮台,然後轉身麵向他要指揮的樂隊。他將手中的指揮棒舉了起來,隨即,樂隊演奏的音樂舒緩地回響在大廳裏。剛開始演奏的時候,小澤征爾感覺一切還正常,然而隨著演奏的繼續進行,小澤征爾發現曲調越來越不和諧。這時,一個念頭忽然在他的腦海裏閃過:樂隊演奏有問題,裏麵有錯誤!想到這裏,他馬上示意樂隊停下來,然後重新開始演奏。第二次的演奏還是不能使他感到滿意,樂曲中間總會出現那麼幾個顯得很突兀的音符,聽起來極不悅耳。

於是,小澤征爾再一次示意停止演奏。這一次,他轉身對評委說:“樂譜有錯誤。”

對於小澤征爾的疑問,一位評委十分肯定地回答:“這是不可能的,樂譜不可能會出現錯誤。”

“不會有錯,你放心,這可是標準的樂譜。”另一位評委也隨之肯定地說。

這些評委都是大師和權威人士。此時,場內所有的人都把目光集中到了小澤征爾身上。小澤征爾把頭低下,冥想了一會兒,突然,他抬起頭大聲說道:“不,我肯定這樂譜有錯誤!”

瞬間,整個音樂廳內鴉雀無聲。片刻過後,評委席上突然響起熱烈的掌聲……原來,這是評委們故意設計的一個“圈套”——樂譜的確被故意作了手腳,以此考驗參賽的指揮家是否具有較強的自信心,是否能夠堅持自己的判斷。

小澤征爾經受住了考驗,是他的自信為他贏得了勝利。這次考驗為他後來成為舉世聞名的大指揮家鋪平了道路。

必須對自己充滿信心

自信心是人生重要的精神支柱,是人們行為的內在動力。隻要有自信,每個男孩都可能成為英雄。一個人,無論從事什麼職業,也無論做什麼,隻要把自信時時處處融入學習和工作中,失敗就會離他越來越遠,成功則向他悄悄靠近。

在結束總統生涯之後,比爾·克林頓仍舊是美國人最喜歡的總統之一。美國人喜歡克林頓的原因非常一致,十個裏有九個說是他擁有“超凡的魅力”,還有人說他是美國“智商最高”的總統,是繼肯尼迪之後最好的總統。

從無名小輩打拚成美國總統,克林頓的故事無疑是一個真正的美國夢,充滿了新鮮和離奇。盡管克林頓已經卸任,但他還是忙得不亦樂乎,在美國媒體的“曝光率”排行榜上也總是名列前茅。

有一次,克林頓來到加州康普頓市一所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小學,給800名小學生當了一回“人生導師”。他現身說法,鼓勵這些孩子“要有一個超凡的夢想,並相信自己一定有能力實現它”。

孩子們都很崇拜這位前總統,對他的愛好也一清二楚。在克林頓此行之前,他曾收到一個名叫羅莎的西班牙裔小女孩的一份“大禮”,其中包括一件高爾夫球衫、一幅學校圖畫和一頂寫有“克林頓小學”字樣的棒球帽。

來到學生之間,克林頓與學生們展開了輕鬆交流。羅莎問克林頓:“是什麼原因使您走上了從政的道路?您又靠什麼秘訣取得了成功?”

克林頓興奮地說:“我16歲那年,曾經作為中學生代表參觀白宮,那天碰巧遇見了約翰·肯尼迪總統,總統的勉勵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動力。正是那次會見的經曆,影響了我自己的一生,可以說這就是我政治生涯的起點。”

在談到成功的秘訣時,克林頓認為,他自己的經曆可以給孩子們做個榜樣。他說:“我出生在阿肯色州的一個小鎮上,那裏從來都沒有產生過一個總統。我的家庭是一個單親家庭,但我的母親變著法兒地給我信心,讓我覺得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就這樣,我一步一步從阿肯色州走到了耶魯大學,最後走進了白宮。同樣,你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前提是你們必須對自己充滿信心!”

羅莎與其他同學對這樣的答案非常滿意,她大聲地回應克林頓:“今天我遇見了克林頓總統,我認為這也影響了我的人生!”克林頓聽完大笑:“我保證將來某一天,我們會選舉出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西班牙裔的女總統。”

趕走你的自卑

作家巴爾紮克說:“貧苦猶如熔爐,偉大才智都會在其中煉得純淨和永不腐蝕,正像鑽石那樣,能夠經受千錘百煉而不會粉碎。”窮困的經曆,是勝過任何經驗的一種資本,也是人生的一大收獲。一個男孩出生在貧窮的家庭並不可怕,隻要你胸懷壯誌,用自信趕走自卑,你就向實現理想邁出了一大步。

法拉第是為人類進入電氣時代做出傑出貢獻的物理學家。他出生在倫敦一個鐵匠的家庭,小時候家裏很窮,隻靠父親每日打鐵掙來的一點錢維持著艱難的日子。

法拉第9歲時,由於繁重的勞動和生活的重壓,父親病倒了。家裏唯一的生活來源也斷絕了,日子更加艱難,法拉第和家人隻好靠慈善機構的救濟維持生活。但慈善機構的救濟少得可憐,每人每星期隻有一個麵包。他的母親把麵包切成14塊薄片,並囑咐他每天上午吃一片,下午吃一片,不能多吃,否則就不能維持到下周領救濟糧的日子了。小法拉第要用這一個麵包來維持一個星期的生存,每天隻有忍耐著饑餓的折磨!

法拉第從小就飽嚐到生活的艱辛,他是在饑餓中長大的。在他的記憶中,小時候很少有吃飽肚子的時候。當時,還經常有一些孩子嘲笑他,說他是鐵匠的兒子,上學也不會有什麼出息,將來長大了,也隻能像他父親一樣當下等人。

身處這樣窮困的窘境,法拉第沒有退縮,麵對小夥伴歧視的目光,他咬牙忍耐著,堅持上學讀書。漸漸地,他比其他同學多了一些堅強的意誌和戰勝困難的勇氣。由於生活所迫,法拉第13歲時便離開學校做了一名報童,不管刮風下雨,他每天都要走街串巷地奔走著。

在工作之餘,法拉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看書學習,這使得他的學業沒有因為離校而中斷。年齡稍大些後,法拉第又到裝訂廠做了一名裝訂工。這樣,他便有機會接觸到更多的可讀書籍,他刻苦學習的精神也感動了周圍很多人。

後來,法拉第聽過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家漢弗萊·戴維講的課,雖然他與對方不熟悉,但他沒有自卑,他還是鼓起勇氣給戴維教授寫信,表示想在皇家研究院找個事做。戴維一時拿不定主意,就詢問他的一位朋友該怎麼辦。他的朋友回答說:“讓這個年輕人去實驗室刷瓶子,他要是想有出息,就會立即去幹;他要是不會有出息,就會拒絕。”

法拉第沒有拒絕這個“髒活”,他借用這個機會利用休息時間在藥房的頂樓內做實驗。經曆了實驗——失敗——再實驗——再失敗的磨礪,法拉第後來成為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1831年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這是電磁學中最重大的發現之一。正是由於他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確定了電磁感應基本定律,今天才有了發電機、變壓器、電網、電站,我們也才能享受到電帶來的諸多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