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方法
藝術畫作欣賞法
針對優秀美術作品的欣賞,是美術胎教最為直接和簡單的一種形式。在欣賞過程裏,無論靜物寫生,還是油畫水墨,甚至是美輪美奐的攝影作品,都能使準媽媽們在欣賞之餘有酣暢淋漓、心旌搖曳之感。讓胎寶寶感受準媽媽寧靜謙和的情緒之餘,更是準媽媽提升個人審美水平的好方法。
作品情節冥想法
“冥想”除了在瑜伽中使用之外,在佛教與禪宗裏也是一種精神修煉的方法,可以令人氣定神閑,智通慧明。而準媽媽通過冥想,可達到愉悅的狀態。最重要的是,冥想還是與寶寶一種心靈上的深層溝通。比如冥想某首樂曲的美好意境,不僅可以活躍準媽媽的思維,更能極大地豐富胎寶寶的情感體驗。
美術作品創作法
心理學家認為,繪畫不僅能提高人的審美能力,培養美好的情趣,獲得悠閑自得的享受,還能通過線條和色彩釋放內心情感,具有調節心理功能的作用。孕媽媽們在情緒焦慮或不穩定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繪畫有效轉移負麵情緒。當沉下心進行繪畫時,專注力會提升,而創作後的成就感也會提升準媽媽的愉悅感。如果作品是專門為寶寶而做,相信還會帶著準媽媽心底濃濃的愛意,這一切都可以被胎寶寶感知到哦。
除了上述幾種主要的美術胎教方法之外,準媽媽也可以盡可能地融入大自然。欣賞美景、怡心靜神也是一種運動胎教和美術胎教相結合的好方法。另外,喜歡看話劇、歌劇的準媽媽們,仍然可以在孕期繼續欣賞,隻需要稍微注意一下,音響不要超過80分貝,空氣的流通性好一點,盡可能選擇快樂輕鬆的主題等。
最後要重點強調一下,胎寶寶在孕4個月時視覺係統開始發育,在準媽媽肚子裏會對光線有清晰的感知。因此,出現了一些通過對孕媽媽肚子做光照進行寶寶的“視覺刺激”的主張,但有專家試驗發現,當對母親腹部直接進行光線照射時,胎寶寶會感到不悅,臉上會出現驚慌不安或厭惡的表情,心率會出現劇烈變化。因此,我們非常不建議孕媽媽用這樣的方法對胎寶寶進行刻意的視覺刺激。
語言胎教
胎寶寶自4個月起開始發育聽覺係統,到6個月時,已經可以分辨出準媽媽的聲音啦,甚至在聽到母體內外的各種聲音時還能做出相應反應,這也是胎寶寶接受語言胎教的基礎。有關研究顯示,接受語言胎教的孩子智能較高,反應敏捷。而且,在胎兒期,胎兒的大腦會產生記憶印痕,語言胎教可以加深孩子出生後與父母的感情,有利於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提高孩子的情商。
從理論上講,它的傳播途徑與音樂胎教是一致的。因此,語言胎教可以與音樂胎教進行完美的融合。在語言胎教的過程中,建議準爸爸加入,因為準爸爸低沉的聲音可以更好地穿過羊水,讓身處其中的寶寶聽清楚。而且還能讓準爸爸盡快進入角色。
有一位準媽媽曾說起自己的經曆,她與丈夫約定每天晚上選擇一個固定時間與寶寶說話,在與寶寶持續做了一個月的語言胎教後,她發現每天一到那段時間,寶寶就會在肚子裏變得活躍起來,似乎是歡樂地在等待爸爸與他講話,直到聽到爸爸聲音時會突然安靜一會兒,然後會再次變得活躍起來。
準爸爸與胎寶寶的溝通很重要,除了對胎寶寶的情感發展大有裨益之外,其實也是一種對準媽媽的情感安慰。很多準媽媽在孕早期就給肚中的寶寶起好名字,這種做法是非常可取的,在語言胎教的過程中會非常有用。無論是準媽媽還是準爸爸,在跟寶寶開始交流之前,可以親切地呼喚寶寶,這非常有利於寶寶出生後快速與父母建立親密關係。
在進行語言胎教的過程中,建議準爸媽都保持心情的愉悅,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與寶寶在交流的過程中,盡可能重複地講一些容易理解的短句。同時,一定要保證用心和感情溝通,而非敷衍了事或應付差事。
主要方法
聊天式語言胎教
無論是準爸爸還是準媽媽,都可以根據你的生物鍾或生活節奏與寶寶說說自己的生活。每天早上起床時可以一邊觸摸準媽媽的肚皮一邊輕聲叫著寶寶的小名打招呼;吃中飯的時候可以告訴寶寶你要吃午餐了;在外出時、運動時、洗澡時、睡覺時等,都可以與胎寶寶分享。讓胎寶寶在你的引領下感受外麵的世界,體會你的思想與行為,非常有助於培養胎寶寶對母親的信賴感,為胎寶寶對外界感受力和思考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認知式語言胎教
利用所有的機會讓胎寶寶認知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與無比神奇的萬事萬物。胎寶寶在4個月時已經開始發育其感官係統,包括聽、味、嗅、觸、視覺。因此,伴隨著胎寶寶的快速成長,他可接收的外界刺激也越來越豐富。你可以把你看到的、嚐到的、聞到的、摸到的一切感覺都描述給寶寶,比如花是紅色的,糖是甜的,水是冰涼的,棉花是軟的……這樣做不僅可以提升寶寶出生後對新鮮事物的快速接受能力,也是對胎寶寶正在發育中的五大感官的正向刺激。
講故事/朗讀式語言胎教
曾經有一位可愛的準媽媽向我們“控訴”準爸爸,原因是每到晚間的胎教時間,一向不善言談的準爸爸就會對著自己的肚子背起“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的乘法口訣,這令準媽媽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我們想告訴更多的準爸爸,語言胎教需要用心來做,如果覺得對著一個見不著麵的小人說話很別扭,那不妨買些童話書講給胎寶寶聽,或者給胎寶寶飽含情感地朗誦你喜歡的簡短詩歌。當然,這裏要提醒準爸媽的是,講故事時,語言一定要簡單,盡可能視覺化、擬人化,比如形容一隻小青蛙,可以說,“有一隻綠色的小青蛙,站在池塘邊,呱~呱~呱~地叫了幾聲後,撲通一下跳進了水裏。”
運動胎教
談及孕期運動,大多準媽媽都會聯想到自身,比如控製孕期體重,促進產後體形恢複,增加生產時要用到的腹肌、腰背肌、盆底肌的張力和彈性,使關節、韌帶鬆弛柔軟……美國斯坦福大學調查顯示,在孕期堅持運動的準媽媽在生產時平均能節省3小時40分鍾,這對準媽媽來講可是件非常幸福的事啊!
運動對於胎寶寶的好處非常多,一方麵,媽媽的運動可以引發子宮內羊水晃動,讓胎寶寶感受相對位置的改變,以訓練胎寶寶的平衡感;同時,羊水晃動時可以為胎寶寶的皮膚做按摩,也可以更好地促進胎寶寶腦部發育。除此之外,運動可以促進準媽媽和胎寶寶的全身血液循環,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有利於胎兒健康發育。
但有一部分準媽媽是不適合孕期鍛煉的,如有先兆流產史、早產史、雙胎、羊水過多、前置胎盤或嚴重內科並發症發生的,都要聽從醫囑禁止或少量參加運動,以防引發狀況,徒增遺憾。
主要方法
散步
散步,是準媽媽進入孕期最簡單、最適宜、最方便的孕期運動方法。準媽媽每天都要有規律地散步,散步時盡可能選擇綠樹成蔭、環境幽靜的公園或綠色的田野、樹林、河畔。保證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多,既可改善大腦皮層及中樞神經係統的功能,又能增強抵抗力。不過,每次散步的時間不要超過30分鍾,建議每走30分鍾休息10~15分鍾,然後再繼續。同時,要確保鞋的舒適度,秋冬注意防寒防滑,春夏則注意防風防曬。
瑜伽
國外的瑜伽大師們通過自己在孕期進行瑜伽修煉的經驗,總結了一套適合孕媽媽強健身體、調整氣息、打開骨盆、鍛煉核心肌群的係列瑜伽動作,使孕期瑜伽越來越受準媽媽喜愛。很多準媽媽的確受益於孕期瑜伽,不僅在孕期保持了良好的情緒,還能有效控製孕期體重,更重要的是,成功實現了自然生產的願望。很多產科醫生也認為孕婦瑜伽有一定的助產作用,還助於增強體能,減輕浮腫,加強盆腔底部韌帶的功能,在生產時更有力,也有助於產後的盆腔恢複。但孕媽媽注意,孕期瑜伽一定要選擇專業的機構與老師,確保安全性。
舞蹈/健身操
中國的孕媽媽對自己的孕期是非常小心的,不敢走不敢動。其實,孕期保護過猶不及,這種保護過度正是造成中國孕媽媽73%體重超標的重要原因之一。當準媽媽進入孕中期,就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舒緩運動來豐富孕期生活了。孕期舞蹈和健身操則是非常好的選擇,孕期舞蹈不僅是運動胎教與音樂胎教的完美結合,還可以幫助準媽媽建立自信,同時對孕期不正確的體態和站姿有很好的糾正作用。對於那些不喜歡單調的瑜伽動作的孕媽媽,舞蹈一定非常適合你。
遊泳
水的阻力是空氣阻力的800倍,因此遊泳是我們減肥最好的方法,也成為孕媽媽控製孕期體重的首選運動之一。但是,在選擇遊泳這項孕期運動之前,我們必須對遊泳環境的硬件條件、水質和溫度標準有一個確切的評估。女性生理結構本就特殊,若水質達不到標準,會大大增加孕媽媽的生殖係統感染風險,更可能給胎寶寶帶來不好的影響,因此孕媽媽一定要謹慎選擇。
撫摸胎教
在早教理論中,父母們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功課,就是要經常甚至頻繁地擁抱孩子,這會使孩子更有安全感,也能幫孩子建立自信心。其實,胎寶寶亦是如此。我們所說的撫摸胎教,即是準媽媽通過隔著腹壁撫摸胎兒或輕輕拍打胎寶寶,而給胎寶寶觸覺上的剌激,從而更好地促進胎兒的大腦發育。
針對撫摸對胎寶寶的影響,已由一些婦產科專家的監測實驗證實:當孕媽媽隔著肚皮撫摸胎寶寶的頭部時,胎寶寶的心率會明顯增加,且胎寶寶對觸覺剌激有著較靈敏的反應。而法國心理學家貝爾納?蒂斯則認為,父母都可以通過觸摸動作和聲音,與腹中的胎寶寶溝通,這樣做可以使胎寶寶有一種安全感,使他感到舒服和愉快。
正常情況下,在懷孕3個月時胎寶寶即開始活動,大約在懷孕4個月時,孕媽媽可感覺到胎動。之後,準媽媽就可以選擇在固定的時間,從輕輕地撫摸胎寶寶開始,進行與他的互動。如果肚中的寶寶受到你的撫摸,過一會兒才以輕輕的蠕動回應你,那就可以繼續同他互動幾分鍾。如果感覺胎寶寶的反應並不愉悅,則應停止這種撫摸。
經過一段時間的互動,胎寶寶會慢慢形成與準媽媽互動的“肚皮遊戲”習慣。
曾看到一位孕8個月的準媽媽特意向其他孕媽媽展示自己與胎寶寶的互動,她先輕輕地拍拍肚皮,一邊輕聲叫著寶寶的小名,一邊撫摸著肚皮跟胎寶寶說:“飯飯小朋友,你要準備跟媽媽一起做運動哦,如果你願意的話,就踢一下小腳丫吧。”之後,她輕輕地將手指按向肚子的一個點,同時繼續保持與胎寶寶的對話:“來,飯飯小朋友,媽媽在這裏,跟我打個招呼吧。”停頓片刻,她剛按下的地方果真鼓起一個小小的包。“呀,飯飯小朋友真乖……”準媽媽一邊重複胎寶寶的名字,一邊鼓勵胎寶寶。這就是成功的撫摸胎教的效果。
就撫摸胎教的方法而言,也會涉及到一些手法可以學習,具體的內容在第三章中“肚皮會跳舞”的章節有詳細的描述,在此不再贅述。
不過,進行撫摸胎教的準媽媽們要牢記一些撫摸胎教的注意事項:
撫摸胎教與音樂結合,效果會更好,能讓胎寶寶更明確地感知節奏與韻律。
撫摸胎寶寶時,動作要輕柔,不宜過度用力,一般可用雙手手指配合輕柔撫摸。
時間不要過長,保持在10分鍾內為宜。
進入孕晚期的準媽媽,不宜再對胎寶寶進行撫摸,可能會引發子宮收縮甚至早產。
如果準媽媽在孕中期或孕後期經常感覺肚皮間歇發緊或變硬,可能是不規則的子宮收縮,也不應再做撫摸胎教了,以免引起早產。
準媽媽若有不良產史,如流產、早產、產前出血等情況,不宜做撫摸胎教。
全球胎教進行時
日本準媽媽進行胎教前的預備動作就是放鬆。她們在一間燈光柔和的房間裏,隨著舒緩的音樂和舒展的動作,盡量放鬆自己,使身體和精神達到穩定的狀態。專家認為,胎兒期如果母親心情舒暢,出生後孩子的直覺力、想象力、空間感、創造力都比較好。
英國英國產前心理學會的專家告誡孕婦,如果希望寶寶將來是一個精神穩定、樂觀向上的人,她就應該為胎寶寶唱歌,使胎兒獲得感情上的滿足。另外,英國醫生發現,當母親驚恐失措時,胎兒會全身抽搐;母親悶悶不樂時,平時活躍的胎兒也不動了。因為母親情緒變化時,神經係統分泌的激素就會隨血液經胎盤進入胎兒體內,使胎兒產生與母親一樣的情緒特征。所以,英國醫生對孕婦情緒狀況會明確提出要求。
美國美國的孕媽媽從妊娠第5個月開始,多會與丈夫一起參加“胎兒大學”的培訓。父親會被要求給7個月以上的胎兒唱歌。從這兒“畢業”的孩子顯得更聰明、更易於理解數字和語言,更快地認識父母,在聽、講、使用語言方麵都相當出色。
奧地利奧地利醫生用特選的音樂做胎教教材,並追蹤觀察胎兒出生後的發育情況。結果發現,孕期常聽莫紮特音樂的寶寶更加聰明活潑。因此,莫紮特成為奧地利人首選的胎教音樂教材。務必注意的是,莫紮特早期的音樂更適合給寶寶聽。
泰國泰國醫學專家用5年時間觀察孕婦慢跑、騎自行車等鍛煉活動後發現,這些孕婦新陳代謝能力提高,比未經鍛煉的孕婦分娩順利,新生兒出生時的健康狀況也比一般新生兒好。
俄羅斯為了讓孕媽媽們在孕期能有良好的情緒,這些孕媽媽在醫院醫生的指導下組織了孕媽合唱團,在與胎寶寶共同感受音樂之美的過程中,孕媽媽們還能相互交流和分享孕期的經驗,有效降低了孕期焦慮和抑鬱的情況。
西班牙西班牙曾在研究胎教的課題中,成立了一個西班牙超智兒童協會,孕婦在協會具體指導下,發現對胎兒播放優美動聽的樂曲,可增強胎兒的聽覺識別能力,改善大腦功能水平,促進其感官良好發育。
瑞士瑞士的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胎兒在母體內時生理和心理深受環境的影響。胎兒有感受並接受胎教的能力。當胎兒的聽覺機能作用於音樂和語言環境,音樂和語言就成為胎兒的生理素質,音樂和語言的生理功能得到強化。同時,當胎兒受到音樂和語言環境作用又引起心理功能的強化,音樂和語言又成為胎兒的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