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小企業成長性的財務分析(2 / 3)

三、財務報表指標對公司成長性的影響分析

1、公司財務報表數據介紹

(1)淨資產收益率。就是衡量公司盈利公司盈利水平的最終指標,反映公司所有者權益的投資報酬水平。計算公式為:淨資產收益率=淨利潤/期末所有者權益。影響淨資產收益率的決定因素有兩個,分別是權益乘數與資產淨利率。淨資產收益率=資產淨利率×權益乘數。

(2)權益乘數:指公司因為資產負債結構的變化對公司業績造成的影響。負債比例越大,權益乘數越高,能給企業帶來較大的杠杆效應,同時也給企業帶來較大的財務風險。計算公式為:權益乘數=平均資產總額/期末所有者權益。

(3)資產淨利率:指反映企業運用公司的資產,包括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獲取利潤的能力的綜合指標。該指標越高表明資產的利用效率越高,說明企業在增加收入和節約資金使用等方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是一個綜合指標,受企業利潤構成、利潤水平、資產結構和管理水平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影響。計算公式為:資產淨利率=淨利潤/平均資產總額。資產淨利率受兩個部分影響:營業淨利率與融資活動淨利率。

(4)融資活動淨利率:融資活動是企業為生產經營而向債權人籌措資金的活動,其對企業利潤的影響主要是通過融資成本和融資比重共同作用的結果。這裏所指的融資成本不僅包括財務費用中的利息費用,還應該包括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已經資本化了的利息。計算公式為:融資活動利潤率=財務費用/平均資產總額。

(5)營業利潤率:來源於公司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利潤。計算公式為:營業淨利率=營業淨利潤/平均資產總額。營業利潤率進一步受常規業務資產利潤率、營業外資產收益率的影響。

(6)常規業務資產利潤率:文獻中常常為關注主營業務的收益率,但是目前企業經營模式綜合化程度越來越高,經常出現多項業務並駕齊驅,主營業務與非主營業務常常沒有清晰的界限,所以,本文綜合考慮公司常規經營業務資產利潤率,計算公式為:常規業務資產利潤率=常規業務利潤/平均資產總額。

(7)營業外活動收益率:指的是企業由於主要經營活動以外或偶然發生的交易所產生的盈利或損失。它同時必須具有兩個特征:一是意外發生,二是偶然發生或不重複。這部分活動主要包括資產的盤盈盤虧和轉讓收益或損失、罰款收入或支出、捐贈、賠償和違約金收入或支出、有價證券轉讓損益、災害和各項減值準備的提取或衝銷等。上述這些活動在我國的會計報表中分別反映在管理費用、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投資收益等項目。但是反映在管理費用中的罰款、賠償等活動並不能從財務報表中直接得到,因此本文在剔除營業外活動影響時沒有考慮計入管理費用中的這部分因素的影響。計算公式為:營業外資產利潤率=營業外利潤/平均資產總額。其中常規業務資產利潤率由常規業務利潤率與總資產周轉率兩個方麵決定。

(8)常規業務利潤率:指每一元常規業務收入帶來營業平均利潤的多少,表示企業常規業務的平均收益水平。計算公式為:常規業務利潤率=常規業務利潤/常規業務收入。

(9)總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有時也被稱為作用比率或總資產利用率,揭示了資產的周轉速度,周轉越快反映公司運用資產賺取收入的能力越強。計算公式為:總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平均資產總額。

2、決定公司成長性與持久性的財務指標分析

投資者投資於中小企業,主要是關注企業為其投入資本帶來的淨資本利潤率,決定因素為權益乘數與資產利潤率。權益乘數具有財務杠杆越高,越可能帶來較高的權益收益,但是同時具有較高的風險,同時,權益乘數並不是無限擴大,債務融資擴大到一定程度後,負債比率過高,無論投資者還是銀行都不願將錢繼續貸給企業,因此,隻有專注於提高資產利潤率才是企業成長性真實可靠的保障。

而對於資產利潤率的決定因素:營業淨利潤率與融資活動淨利率來說,融資活動帶來的利潤不穩定,且對於實體中小企業來說,主要還是關注其產品競爭力的增強與生產擴大帶來的成長,所以營業淨利潤率是決定資產利潤率的主要與穩定因素,也是分析中小企業成長性應主要關注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