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民族委員會,將統轄現在英國領土上的所有的法國公民,並將負責指導現在大不列顛或在將來可能到大不列顛的所有法國軍政人員。法國委員會將同這些人接觸,以便號召他們參加建立這個委員會。“最後,戴高樂將軍大聲疾呼:“戰爭沒有失敗,國家沒有滅亡,希望沒有破滅。法國萬歲!“
就這樣,戴高樂就在倫敦樹起“自由法國“的旗幟,組織英國領土上的法國武裝部隊和海外法國人民,為反對法西斯****、為爭取法蘭西民族的解放而鬥爭。鬥爭雖然是艱巨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是富有希望的。
希特勒征服法國之後,更加得意忘形,趾高氣揚。如今德國的軍隊駐守著歐洲的大部分地區,從北極圈內的北角到波爾多,從英吉利海峽到波蘭東邊的布格河。希特勒的權力達到了頂峰。這個第一次把德國統一在一個國家中的前奧地利流浪漢,這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下士,現在已經成了德國征服者中最顯赫的人物了。
這時在西方國家的政府首腦中,阻撓希特勒在歐洲建立德國霸權的,隻有一個拒不屈服的英國人,那就是溫斯頓·丘吉爾及其領導下的意誌堅決的人民。他們拒不承認麵臨失敗,他們差不多是赤手空拳地孤軍作戰,他們的島國正遭到有史以來最強大的軍事力量的圍攻。
希特勒對英國的“和平攻勢“碰壁後,隨即惱羞成怒,對不列顛狂轟濫炸,妄圖迫使它屈服,但在英雄的英國人民麵前,希特勒所策劃的“海獅計劃“遭到了可恥的失敗。
1940年6月22日法國投降後,希特勒稱霸西歐的敵人隻剩下一個英國了。而英國在西歐戰爭中已遭受嚴重的損失,陸軍正在整編,國民警衛軍還在受訓,武器彈藥奇缺,隻剩下500門炮,200輛坦克。西歐戰爭時,硬著頭皮保留下來的700架戰鬥機和500架轟炸機,要保護數千裏長的海岸線,簡直是顧此失彼。敵人近在咫尺,隨時都有進攻的可能。後來在1942年4月23日,丘吉爾在下院的一次秘密會議上承認:“1940年,一支15萬人的經過挑選的入侵部隊,就可能在我們當中造成災難。“
英軍從敦刻爾克撤退失敗後,希特勒已開始把注意力轉向東方,準備進攻蘇聯。他認為英國已不堪一擊了。因此,從5月下旬到7月中旬的一個多月裏,根本沒有提出任何進攻英國的計劃,而是在草擬對英國的“和約“。希特勒估計,“英國一定會急於求和“。於是就對英國開展“和平攻勢“,揚言隻要英國把殖民地歸還德國,讓德國在歐洲大陸有行動自由,就隨時都可以跟英國媾和。在外交上,希特勒指令德國駐美大使館代辦漢斯·湯姆森進行活動,收買美國一些人士,通過他們去影響孤立主義者,製造輿論,散布和平主義,讓他們拖住美國的後腿,不讓美國參戰,使英國失去抵抗的信心;另一方麵,又通過當時中立的瑞典國王和梵蒂岡的羅馬教皇,向倫敦試探和談的途徑。納粹黨徒還企圖綁架英王的哥哥溫莎公爵夫婦。溫莎是1936年遜位的前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戰爭初期任英國駐法國陸軍最高司令部軍事代表團成員,現在要取道西班牙和葡萄牙,前往巴哈馬就任總督。納粹匪徒妄圖用重金收買溫莎夫婦,為打通德、英和談的渠道出力。隻是由於希特勒獨霸歐洲的野心已經暴露無遺,全世界人民都仇恨法西斯製度;英國人民對英國政府過去執行綏靖政策所帶來的惡果已感到創巨痛深,一致要求抵抗法西斯侵略。英國統治集團也不能容忍德國法西斯獨霸歐洲,進而威脅大英帝國的安全。所以希特勒的陰謀沒有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