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不喜玳鈺的李嬙當然臉色不善。竇夫人隻得心平氣和的在中間幫語。饒是玳鈺也是聰明人,眼見如此,連忙起身告辭而去。
知道東方玉初來長安,年少不諳世理,一直把她當妹妹的李嬙不由得出口規勸,“你跟這種青樓女子莫要牽扯來往!”
聽了竇夫人取笑她用郡主之名,偷溜出上官府的東方玉,見李嬙並沒有責怪她的意思,心下一喜,眼波流轉,恭恭敬敬的給二人斟茶,備了點心。巧笑著說道:“二嫂三嫂,這玳鈺呢,琉璃卻沒覺得有何不可相交。更何況,今日之事確有內情。”
兩人皆以為東方玉約了玳鈺出來純屬女孩家玩鬧性質,沒想到東方玉冒出一句“內情”出來,李嬙竇夫人相視一笑,心道擺明就是找借口!李嬙滿臉取笑的戲弄道:“這可是我倆做嫂嫂的誤會了你?把你那小算盤撥弄撥弄,要解釋得不好,今個午飯就算你頭上了。”
東方玉也不惱,一邊擺弄著桌上的吃食,一邊把前日官道救玳鈺的事情一表。見李嬙滿臉的不以為意,竇夫人也是含笑而望。又緩緩把昨日思秋和紅娘尋到的情況道出。見竇夫人慢慢開始低眉思索,而李嬙依舊是大大咧咧表達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
東方玉心裏琢磨,這李瑉結拜五兄弟,必定是把五人家族全部捆在一起,俗語道: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索性把前因後果鋪開,自己畢竟才來長安不久,這人脈和內情都不甚了解,而上官昊雖然聰明,在李瑉身邊也呆許多年,但品性善良,一向秉承的君子之道,缺乏未雨綢繆之心思。雖說二嫂李嬙為人爽快辦事幹練,自幼的君主教育讓她不屑於和身份低微的人相交,但涉及到君王內事,身為郡主的她卻比其他人要知道更多的內情。而三嫂竇夫人在上次上元相聚的說辭和態度,貌似為人確是十分精明相對眾人更善於分析。
秉著“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一人難敵三人之智”,當下便決定把自己所想向她們兩人道來:
“兩位嫂嫂可知,去年初秋,秦王北鬥峰遇襲。而冬至,秦王又在自家府中中毒之事。昊哥哥一度懷疑是太子所為,期間間隔數月之久。雖說秦王自小處處小心,依舊暗箭不已。可玳鈺在那碎玉軒多年,卻從沒遭遇過任何殺機。如今琉璃有所不明,滿長安都知碎玉軒玳鈺姑娘是秦王紅顏知己。倘若那日玳鈺被人挾持,或失蹤,再不然被人發現衣冠不整死於郊外。若是挾持失蹤,為財?可那陳玉棠大夫卻一再表明,劫持之人並未意圖留下任何口信。若不是為財?那擄了玳鈺能挾持誰?若是人死,誰該傷心?誰該“衝冠一怒為紅顏”?誰能得到好處?”
這接連的幾個自己不知的消息,又聯排的疑問,砸得李嬙和竇夫人兩人頓時心驚肉跳,虛汗連連。麵色蒼白的兩人根本還未來的急說話,接下去東方玉的話,如同一根毒刺,又狠又準的把兩人本已驚慌的心,又紮了一個準。
“這禍事,為何是此時?今夕的秦王又和以往有何不同,或是,接下來安全無憂的秦王將得到哪方的助力,讓人如此忌憚?”
這根本不用花時間去想的,竇夫人和李嬙腦中一詞直接跳出,選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