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舊瀝青路麵冷再生施工工藝(2 / 2)

然而,在實際施工中發現,銑刨、拌合後的混合料上部與下部水泥劑量差別特別大(上部劑量大,下部劑量小);上部骨料粒徑與下部骨料粒徑也不均勻(上部粒徑細,下部粒徑粗)。這明顯是拌合不均勻所致。為了改善再生混合料的均勻性,除了減緩行進速度,提高刀具轉速,及時更換新的刀具外,最有效的方法是進行二次拌合。

5 整形

再生混合料拌合均勻後,用壓路機進行初壓,然後根據測量結果用平地機進行整平。根據舊瀝青路麵冷再生底基層施工的技術特點,經使用多種方法後的效果對比,筆者認為按以下方法初壓、整平效果比較理想。由於再生機的構造特點,銑刨、拌合後的再生混合料頂麵留有兩道深深的再生機輪胎車轍。如果使用單鋼輪振動壓路機進行初壓、整平,效果不好;因鋼輪壓路機與再生機輪胎壓實的密實程度相差太大。經現場試驗對比,利用大噸位的輪胎壓路機進行初壓、整平,效果比較理想。輪胎壓路機對混合料具有“揉搓”作用,碾壓後能暴露潛在的不平整,同時混合料的整體初壓密實程度也比較均勻。

6 碾壓成型

整形後,當再生混合料的含水量為最佳含水量(+1%~+2%)時,應立即用輕型壓路機並配合50t以上振動壓路機在結構層全寬範圍內進行碾壓。直線段和不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兩側向中心碾壓;設平曲線的超高段,由低處向高處碾壓。碾壓時,輪跡應重疊1/2輪寬,碾壓速度前兩遍宜采用1.5km/h~1.7km/h,以後宜采用2.0km/h~2.5km/h。碾壓過程中,再生混合料表麵應始終保持濕潤,如水分蒸發過快,可及時補灑少量的水,但嚴禁灑水過量。如有“彈簧”、鬆散、起皮現象,應及時翻開加適量水泥重新拌合,使其達到質量要求。在施工過程中,必須保證再生混合料從加水拌合到碾壓成型的時間不應超過水泥的初凝時間。

7 養生

每一段碾壓完成並經壓實度檢查合格後,立即采用土工布覆蓋灑水養生。養生期不應少於7天,養生期間應保持土工布吸水呈飽和狀態,以防止冷再生底基層表麵出現幹濕循環、日照暴曬而幹縮開裂。並且在養生期間,除灑水車外,應封閉交通;當不能封閉交通時,應限製重車通行,其它車輛車速不應超過30km/h。養生結束後即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通過以上對冷再生底基層的施工工藝分析表明,隻有改善冷再生施工工藝,加強各個環節的控製,才能使舊瀝青路麵冷再生底基層的施工質量得到保證。

參考文獻

【1】姚卓,薑洋,徐春雨.關於鞍千公路冷再生基層及其控製指標的探討【J】.北方交通,2006(3).

【2】潘飛鵬.關於瀝青路麵冷再生技術的運用討論【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