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鶴壁市雷電災害特征與雷電防護基本思想及方法(1 / 2)

應用技術

作者:李玲玲

摘 要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提出建築物防雷分為外部防雷保護係統和內部防雷保護係統兩部分,兩者缺一不可。經調查,這兩個受災單位僅有外部防雷保護措施,均無內部防雷保護措施。因此,一套完整的雷電防護係統在城市建築物防雷中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通過對鶴壁市近十年來雷災事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得出了鶴壁市雷災特征,從而提出了雷電防護的基本原則和方法,為該地區的防雷工程設計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 雷電災害;特征;防護;思想;方法

中圖分類號TN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2)58-0099-02

雷電災害是聯合國公布的十大自然災害之一。據統計全球每年因雷擊災害造成的損失在10億美元以上,傷亡1萬多人。近年來,隨著電子計算機及其微電子儀器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其抗雷電電磁脈衝的能力越來越弱,由此,雷電造成的災害也越來越重。

1 鶴壁市雷電災害特征

鶴壁市位於河南省北部太行山東麓和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溫差較大。區內地貌類型主要由低山、丘陵崗阜及平原組成,地勢落差較大。年平均雷暴日數為28.8天,屬於多雷區。根據1998年~2006年近十年來鶴壁市雷災事故統計分析,鶴壁市境內雷暴發生全年都有,但絕大多數發生在3月份~9月份,占90%以上。由於雷擊具有很強的選擇性,山地、江河、湖泊及地下礦藏等地區以及高樓大廈最易遭受雷擊,因此,鶴壁市雷電災害具有顯著的地域分布特征。市區雷電災害發生率明顯高於縣區,縣區高於鄉鎮。城市的雷電災害主要表現為雷擊建築物和損壞現代化設備,農村的雷電災害主要表現是危及人畜。

例如2004年3月31日,鶴壁市火電廠遭雷擊,內部通訊網絡及信息係統受雷電感應影響嚴重損壞,並且一部分發電設備遭到破壞,直接經濟損失達百餘萬元;2006年8月28日,鶴壁市消防支隊遭雷擊,擊壞變壓器、計算機、交換機、UPS電源幾十台,樓道聲控自熄開關全部損壞,電源及網絡係統全部癱瘓,此次雷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十幾萬元,索性當時沒有火災報警,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提出建築物防雷分為外部防雷保護係統和內部防雷保護係統兩部分,兩者缺一不可。經調查,這兩個受災單位僅有外部防雷保護措施,均無內部防雷保護措施。因此,一套完整的雷電防護係統在城市建築物防雷中顯得尤為重要。

2 雷電防護基本思想

2.1 綜合性

綜合性即是全麵性,全麵考慮雷電的防護問題,應從直擊雷的防護、雷電感應的防護進行綜合考慮。直擊雷防護又要注意接閃係統、接地係統。雷電感應又要考慮電源係統、信號係統、等電位係統等。假如說防雷應注意5個方麵,如果隻注意了4個方麵,他的安全係數並不是80%,其實際安全係數多說隻有10%。這是因為雷電並不是專門襲擊你防護很好的地方,而恰恰相反,雷電常常襲擊你防護最弱,隱患最多的地方。

2.2 係統性

所說的係統性即雷電防護各方麵之間都有著各種聯係,不應把各個方麵的雷電防護截然分開,孤立看待。應把雷電防護作為一個係統工程來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