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約瑟夫·安東:拉什迪回憶錄》(1 / 1)

《約瑟夫·安東:拉什迪回憶錄》

書評

作者:Charlotte Higgins

在伊斯蘭宗教領袖頒布的死刑判決之下躲躲藏藏地生活九年時間,對於一個人來說恐怕算不上是什麼特別愉快的經曆,但是薩爾曼·拉什迪說,在警察保護下的生活經常讓人覺得像是些“喜劇橋段”。

說到有一次吃過晚餐、離開他同為小說家的朋友哈尼夫·庫雷什位於倫敦的家時,他回憶道:“一位警官把槍落下了。這對哈尼夫來說當然就像是一個超驗的歡樂時刻。抓著槍管,他跑上街,喊道,‘喂,你忘了你的家夥!’”

小說家拉什迪正在愛丁堡國際書展上談及他以第三人稱敘述的回憶錄,《約瑟夫·安東》(他為了應對死刑判決所取的假名,沿用康拉德和契訶夫之名)。

他絲毫沒有預感到《撒旦詩篇》的出版可能會引發的風暴,他說,當時(1 989年)阿亞圖拉·霍梅尼發布了針對他的死刑判決——這一宣判繼而導致拉什迪的一位譯者被殺,另一位受重傷,書店遭到爆炸襲擊。“對譯者、出版商和作者發出控告的國際恐怖主義是某種我們不能理解的東西。那些保守的穆斯林信徒不喜歡我的任何一本書,所以我反倒期望他們不要喜歡,我的看法是,‘那又怎樣?’一般說來,你要是不想讀一本書那就別讀:這也是書店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書讓你選擇的原因。如果你翻開一本書發現你不喜歡的話,你隨時都可以選擇闔上它。這樣一來它也就沒有能力對你構成冒犯了。”

拉什迪也談到了不那麼莊重的話題。除了回憶起他有一次偶然看到已故小說家威廉·斯泰隆穿著一條寬鬆短褲(“那顯然是他心儀的衣著方式”),他還回想起同偉大的美國作家托馬斯·品欽一起用餐的情形。後者數十年回避公開露麵和訪談,而且拒絕被拍攝,這賦予他一種近乎神話般的神秘聲譽。“托馬斯·品欽看上去正是他應該是的樣子,”拉什迪說,“他高個子,穿著伐木工的襯衫和牛仔褲。他有著愛因斯坦那樣的白頭發和兔巴哥那樣的門牙。”

在成名作《午夜之子》出版前,拉什迪從事過廣告撰稿人的工作。“氣泡巧克力的廣告宣傳就是我策劃的,”他回憶,“說話都跟吐泡泡一樣:可愛愛的,不可抗拒拒的,美味味的。商店標牌上是營業業的。商業廣告上是有利可圖圖的。我想出這個點子是因為跟我合作的家夥有點口吃。我們坐在屋裏絞盡腦汁想點子時就會說,‘這他媽行不通通。’那是我唯一一段真正感到輕鬆快樂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