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倩果然兩門補考都得了90多分,倩倩果然跟楊楊老師吃了涮火鍋。
倩倩的功課又成了班上前幾名,倩倩還擔任了學校舞蹈隊隊長,倩倩又成了學校的好女孩。
她的爸爸媽媽說:這孩子真是一會兒風一會兒雨的。校長感歎說:這孩子變好變壞都是這麼快!
在那些常人眼中,好女孩和壞女孩的區別也許就是:好女孩清秀莊重,不濃妝豔抹,說話禮貌,舉止得體,戀愛踏踏實實;而壞女孩則自大招搖,化妝怪異,說話粗俗,戀愛也歇斯底裏。
表麵好像就是如此,可又怎能確定誰是個好女孩,誰是個壞女孩呢?“好女孩”不一定就好,“壞女孩”也不一定就壞。
家長一定要認真研究對待女孩的心理,而不是以自己的標準給女孩戴上不實際的帽子,那樣隻能讓女孩離父母的期望越來越遠。
青春期是孩子心理變化非常劇烈的階段,因為她什麼都想自己去嚐試,今天是這種心理狀態,明天可能就變成另外一個樣子了。因此,父母不必為孩子偶然出現的異常行為而焦慮不安,也不要對孩子偶爾出現的強烈的叛逆行為—譬如離家出走、早戀等大動幹戈,此時,父母要適當地進行反思。
因為,孩子強烈的叛逆行為是對父母強烈的控製欲望的一種反擊,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控製適當變弱,那麼孩子的叛逆程度也就會自然而然地下降。
作為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懂得孩子一定程度的叛逆是非常正常的,是孩子成長和獨立的必然階段。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給她充分的獨立空間,那麼孩子的叛逆心理就會減輕;相反,如果父母不尊重或者橫加幹涉,那麼後果就是孩子的叛逆心理會變得更加強烈。
青春期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必然經曆的時期,這一時期,任何人都難以做到用一套嚴格科學的控製手法讓青春期的女孩健康成長,因此應該讓她們獨立成長,讓她們自己去體驗生命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並最終成為她自己。
好家教成就好女孩
別隻說她是壞女孩,還要找出她壞的原因
父母不必為孩子偶然出現的異常行為而焦慮不安,也不要對孩子偶爾出現的強烈的叛逆行為——譬如離家出走、早戀等大動幹戈,此時,父母要適當地進行反思。因為,孩子強烈的叛逆行為是對父母強烈的控製欲望的一種反擊,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控製適當變弱,那麼孩子的叛逆程度也就會自然而然地下降。
046 疼愛有度,不要大包大攬
十月懷胎的辛苦和分娩的“切膚之痛”讓媽媽最能體會骨肉親情,日常起居上的悉心照料更加深了母親與孩子之間的感情,母親對女兒的愛,已經不是“慈母手中線”縫出的衣裳能夠表達的了。
也正因為如此,母親更容易溺愛女孩,在獨生子女的家庭中尤其如此。
小敏的媽媽是一位全職太太,體會到丈夫在外麵工作的不易,她也要求自己把家裏的事情打理得事事順心。
在對小敏的教育上,媽媽積極地給孩子報輔導班,按時接送孩子,一日三餐都按照營養書上推薦的搭配,保證孩子的身體健康。
平時孩子的任何事情,收拾書包、穿衣梳頭、放水洗澡這些都由媽媽一手操辦。在家庭內務上,媽媽盡心盡力,毫無怨言。
而小敏卻沒有感覺到媽媽的辛苦,在她看來,媽媽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如果哪一次她發現媽媽沒有幫她把書包收好,或是給她準備的第二天上學時穿的衣服不如意,就會委屈得掉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