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 多給女孩獨立麵對挫折的機會
女孩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承受這樣或那樣的挫折和打擊。作為父母,不應該隻是竭力幫女孩逃避困難和挫折,而應該教會女孩如何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戰勝挫折,戰勝脆弱。要注重培養女孩堅韌的品質,幫助女孩樹立自信心,給予其克服困難的勇氣。
一位母親準備帶她5歲的女兒去野外露營。臨行之前,母親告訴女兒應該帶些什麼東西。為了培養女兒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母親讓她自己收拾行李。
到了野外之後,女兒不僅發現自己的衣服帶得太少,而且也忘記了帶手電筒。
那天晚上天氣似乎特別冷,女兒對母親說:“媽媽,我覺得冷,衣服沒有帶夠……我能用一用你的手電筒嗎?”
母親問女兒:“為什麼衣服帶少了呢?”
“我以為這裏的天氣和城裏一樣,沒想到這兒冷多了,下次再來,我就知道該如何做了。”
母親說:“是的,你應該先了解一下這兒的天氣情況,再做充分的準備。那樣的話,你現在就不會感到冷了。那麼,手電筒又是怎麼回事?”
女兒說:“我想到了手電筒,但在出發時太匆忙,就把它忘了。”
母親說:“你一定要記住,以後千萬不要粗心大意,如果不細心地對待每件事,你就會嚐到粗心的苦頭。”
女兒說:“我明白了,我以後一定要像爸爸出門時那樣,先列一個物品單子,這樣就不會忘掉東西了。”
“不過沒關係,這次我把你忘掉的東西都帶來了。你看,這是你的手電筒,還有你的衣服。”
母親一邊說著,一邊把東西拿出來。女兒一下子高興起來,並撲過來親吻母親。
這是美國著名教育家斯特娜夫人教育女兒維尼夫雷特的一個小故事。年幼的女兒第一次出遊,少帶了東西,這是必然的。對這種失誤,作為母親,並沒有立即指出來讓她彌補,而是既成事實,讓她在嚐試中接受教訓,獲得經驗。
這種“現身說法”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有利。後來,母親拿出了女兒忘了帶的東西,又充分顯示了母親對她的關愛,更加深了孩子對這件事情的印象,促使她以後不再犯這樣的錯誤。常常求全責備、大聲嗬斥,使孩子變得謹小慎微,唯唯諾諾,實在是一種過錯。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不諳世事的孩子。要允許孩子有過失,甚至給她“製造”一些犯錯的機會,讓其在挫折中成長。生命之舟的航行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當風起雲湧時,我們需要直麵它,生命的羽翼會在一次次與困難、挫折的抗爭中豐滿起來。不經曆風雨,怎麼見彩虹,隻有飽嚐風雨中的痛,才能享受雨過天晴的喜悅。
瑤瑤從小就聰明伶俐。上學後,學習也十分認真,因此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
在其他方麵,瑤瑤的表現也很好,因此,各種榮譽接踵而來。“三好學生”的稱號從未間斷過。由於瑤瑤的領導才能比較強,所以一直以來,她都是班長。
提起瑤瑤,老師們就讚不絕口,同學們也羨慕不已,爸爸媽媽也是笑在臉上,樂在心中。但是,就在瑤瑤一路春風得意的時候,班上轉來了一個男生——楊柯。他在各方麵也很出色,尤其是在學習和領導才能上比起瑤瑤是有過之無不及。
剛開始的時候,他倆的學習成績還一直不相上下,但是漸漸地,楊柯獨領風騷的次數越來越多。瑤瑤開始變得煩躁、焦慮,開朗的她也慢慢變得沉默寡言了。
父母發現之後,和瑤瑤談了一次,告訴她不要灰心、氣餒,隻要加倍努力,就一定能超過楊柯。從那之後,瑤瑤更是埋頭苦讀。
期中考試,楊柯的成績又遙遙領先,瑤瑤的成績不但沒有進步,反而有所下降。之後,班級改選班委,瑤瑤的班長一職也被楊柯取而代之,這無疑是雪上加霜。瑤瑤的心理再次失衡,之後,她精神委靡不振,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有一天,還突然在課堂上暈倒。父母急忙將瑤瑤送到醫院,但沒查出什麼毛病,醫生隻是囑咐要好好休息。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鼓勵孩子不要向挫折投降,要勇敢地麵對挫折,學會在遇到挫折時平衡自己的心理,開導自己,為自己解脫,從而更堅強、更豁達地麵對挫折、麵對困難。堅強地麵對挫折可以讓女孩受益一生,讓她變得更勇敢、更自信。
如果你永遠都將女孩置於自己的羽翼之下,幫她擋住傷害與失敗,那她就永遠也學不會如何在挫折到來時獨自承受。所以,請稍稍克製一下你“想幫她一把”的衝動,給孩子一個遭遇挫折的機會。
春遊的時候,媽媽和3歲的女兒一起走在狹窄的山間道路上。山路坑坑窪窪,對一個孩子來說很難應付。但媽媽並沒有馬上拉起孩子的手,而是任由她跌跌撞撞地走著,甚至看著她差一點兒被小石子絆倒。
這就是一個聰明的母親,她懂得如何讓孩子自己去體驗生活。
要讓女孩懂得,生活不是理想中的世界,而是常常充滿失敗與挫折,要讓女孩從小就懂得這一點,並激發她在失敗與挫折中奮進的勇氣。
好家教成就好女孩
多給女孩獨立麵對挫折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