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女孩的情感是在活動中培養和發展起來的。豐富女孩的情感要從實踐活動開始,比如引導女孩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和集體勞動,培養女孩熱愛勞動、尊重勞動成果、愛家庭、愛集體的思想感情;帶女孩效遊、散步,觀察大自然的變化,豐富孩子的知識,開闊女孩的眼界,培養女孩對大自然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導女孩在行動上尊敬、熱愛父母,關心幫助別人,對人有禮貌;培養女孩對人有同情心、責任心和道德感;和女孩一起布置家庭,使女孩產生舒適親切的快感等。總之,為豐富女孩的情感,父母要保證女孩有合理的作息製度,有豐富多彩的生活環境,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鼓勵女孩進行各種活動,使女孩經常處於積極的情緒狀態之中。
其次,女孩父母應注意觀察女孩的情感表現,及時進行教育。對女孩良好的道德行為要及時進行表揚。比如幫助比她小的弟弟妹妹,不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等。
對女孩不好的行為應加以限製。比如女孩亂扔東西時,或許父母當時對女孩提出要求很嚴厲,但轉身又不管女孩是否做到。多次以後,女孩就有不需執行要求的經驗。以後父母提出的限製就沒有好的效果。父母應做到愛女孩,但對女孩有一定要求。慢慢地當女孩養成好的習慣之後,就會較好地接受成人的要求和建議,社會性情感就會得到較好的發展。
女孩父母通過良好的教育讓女孩變得乖巧快樂,變得優雅溫柔,變得通情達理,陶冶女孩的性情並培養她高尚的品格,這些才是女孩一生獨有的財富。
025 莫讓學藝成為女孩的負擔
讓女孩學習一門藝術,對於開發女孩智力、陶冶情操、活躍生活都大有裨益,或許還能造就出一個“小天才”,但當學藝成為女孩不堪承擔的重負時,家長就必須重新思量了。
一位父親在女兒兩歲時,就讓女兒學藝,每天都規定女兒必須做什麼,不準做什麼。如果女兒不聽話,就狠狠地揍她。在這種高壓下,女兒的確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不到10歲,就彈得一手好琴,擅長書法繪畫。
一次,女兒在繪畫比賽中獲得了一等獎。他非常高興,揚揚得意地說:“我太幸福了,10年磨一劍,工夫終於沒有白費。”
但是,當他看到女兒獲獎的那幅畫時,頓時驚呆了:在畫上,一隻乖巧的小羊正在彈琴,旁邊站著一隻齜牙咧嘴的大灰狼,旁邊標了這樣一行字:“你得一直彈我愛聽的曲子!不然,我就吃掉你!”
他恍然大悟—乖巧的小羊,還有齜牙咧嘴的大灰狼—這是女兒在控訴我啊!
對於外界的一些事物,尤其是某些藝術類的事物感到好奇,這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在這個基礎上加以正確的引導,使之發展為孩子的興趣、愛好就更好了。但若不顧孩子的心理想法,不由分說地強製孩子學藝,剝奪她們愛玩、愛自由的天性,往往會導致相反的後果。想想自己是否也有文中那位父親的做法?
很長一段時間才藝教育在我國風生水起,有關專家認為,說到底是源於大眾對教育認知程度的提高。
在教育受到空前重視的今天,家長們煞費苦心地在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層麵之外再給女孩附加上才藝教育,就是要為女孩將來參與社會競爭早作準備。
很多家長這樣表示,現在的社會競爭很激烈,女孩從小就要麵臨很重的學習壓力,讓女孩學一門才藝是對她緊張學習生活的一種調劑,學習藝術也可以陶冶女孩的情操,增強她的綜合素養,或許,將來女孩在就業時,一項特長就會決定其成敗。
也有一部分家長認為自己的女兒已經表現出了藝術方麵的天賦,自己就應該竭盡全力地培養,也許女兒很可能會像那些“神童”一樣,將來成名成家。
其實,並不是每個學藝術的孩子都需要考級,更不能要求每個學藝術的孩子都很專業,這要視個人的天賦和興趣而定。在國民素質教育中,我們更應當提倡以人文精神為主旨、知識技能為手段,讓女孩在滲透著人文關懷的藝術熏陶中,成為全麵發展的完美女孩。
好家教成就好女孩
莫讓學藝成為女孩的負擔
對於外界的一些事物,尤其是某些藝術類的事物感到好奇,這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在這個基礎上加以正確的引導,使之發展為孩子的興趣、愛好就更好了。但若不顧孩子的心理想法,不由分說地強製孩子學藝,剝奪她們愛玩、愛自由的天性,往往會導致相反的後果。
026 巧妙抑製女孩的攀比心理
“媽媽,我們班的同學都有手機了,你也給我買一個吧。”
“爸爸,我們班同學的爸爸都開車來接我,你以後別騎自行車來接我了。”……孩子小小的年紀,卻學會了和別人攀比,有了虛榮心,這到底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