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幫小公主擺脫女性弱點的束縛(3)(2 / 3)

為了讓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少吃苦頭,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要“精心設計”一個有益的教育環境,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適當地吃些苦頭,培養她承受挫折的勇氣和能力。有了這樣的準備,孩子才可能在以後少吃苦頭。

一對40歲得女的農民夫婦,對女兒非常寵愛,女兒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從小便愛發脾氣,做事也毛毛躁躁。

女兒上學了,從來也不知道愛惜衣服,回家時不是弄髒了衣服,便是把書包忘在了田野裏,回家後就隻知道哭鼻子。母親即使每天跟在她身後,也沒有辦法改掉她的壞習慣。

一天,父親拿著鐵鍬,在女兒回家的必經路上挖了很多坑,又在坑上搭起一座座獨木橋。女孩回家時,走到橋邊,不知所措。

田野裏沒有人,隻有風從樹林中吹過,女孩想哭,卻不知道哭給誰聽。沒有了後路,女孩隻好小心翼翼地走上橋,她膽戰心驚地走過一座座獨木橋後,學會了認真對待小橋。

回家後,女孩得意揚揚地告訴父母今天的經曆。母親不理解,父親解釋說:“她走在平坦的大路上,當然不會注意腳下,現在路途艱險,她自然會集中精神走好路了。”

就這樣,女孩因為走過了一條艱難的路而變得認真起來。

人生就是一條大路,如果路途太平坦,那麼就不免會左顧右盼,忘了注意腳下的路;如果有挫折在腳下,那麼就會因挫折而變得堅強、成熟起來。心理學家常常會接待這樣的母親,她們被自己的孩子傷透了心。心理學家發現,這些母親的共同之處就是:如果孩子第一次係鞋帶的時候打了個死結,母親們便不會再給孩子買有鞋帶的鞋子;如果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時候弄濕了衣服,母親們就不再讓孩子走近洗碗池。

這樣的孩子永遠也學不會係鞋帶,學不會洗碗。所以,她們長大後遇到困難也會想辦法繞開,她們沒有學會克服困難。有時候,父母們真的需要咬咬牙,放手讓孩子去獨立完成一些事情。

好家教成就好女孩

適當給女孩嚐嚐“苦頭”

女孩在成長時期太順利了未必是好事,不能吃苦、接受磨煉的孩子長大後很容易喪失鬥誌。為了讓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少吃苦頭,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要做的是要“精心設計”一個有益的教育環境,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適當地吃些苦頭,培養她承受挫折的勇氣和能力。有了這樣的準備,孩子才可能在以後少吃苦頭。

013 讓女孩學會如何作決定

許多父母總覺得自己的女兒還小,尤其對相對羸弱的女孩來說,不管什麼事情都會幫她作好決定,父母認為那是愛女兒的表現。

其實不然,愛默生曾說:“你要教你的孩子走路,但是,應由孩子自己去學走路。”把孩子看成是一個自立的人,使其能自行決定自己的行動,並且實行自己的決定。

家長要努力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給孩子自主的機會,充分調動孩子自身的積極性。

謝軍是享譽世界的國際象棋特級大師,曾獲得過多項世界冠軍。很多人羨慕她的輝煌成就,但很少有人知道,她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完全是因為父母給了她自主的機會。

1982年,12歲的謝軍小學即將畢業,但她卻麵臨了兩難境地:是升重點中學還是學棋,在這個分岔口謝軍舉棋不定。

小學6年中,謝軍曾有7個學期被評為三好生,這樣品學兼優的學生,學校當然要保送她上重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