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家庭對孩子的性別教育遵循著“男孩要有男孩樣”“女孩要有女孩樣”的原則。在家長心目中,理想的男孩是勇敢的、堅強的、有競爭能力的、果斷的、有控製力的;理想的女孩則是文靜的、純潔的、漂亮的、溫柔的、順從的。
從實際來看,女孩與男孩相比,也的確存在一些明顯的性別差異:
女孩喜歡交往,並注重發展親密的友誼。
女孩更願意聽從成人的命令。
女孩能更準確地讀懂別人臉上的表情。
女孩更具有預測力、穩定性,喜歡和諧、融洽地交流。
女孩性格文靜、心思縝密,注意力比男孩容易集中。
女孩天性喜歡扮美,而且有著強烈的表現欲望。
……
這種差異要求家長因材施教,要根據女孩的心理特點和成長規律進行家庭教育。
同時,現代社會是男女平等的社會,男女性別角色的差異在趨向縮小和接近。因此沒必要完全把沉著、理智、勇敢、溫柔等這些能為人類社會帶來福祉,且本該為人類兩性所共有的美好品質貼上性別的標簽。
所以,家長應學會采取合理的方式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不要嘲笑男孩子哭鼻子,不要嘲笑女孩子風風火火。隻要他們身上表現出了值得肯定的品質,都要加以鼓勵,鼓勵女孩堅強勇敢又耐心細致,教育男孩要果斷機智又溫柔體貼,使其人格得到更全麵的發展。
針對女孩教育,本書為家長們提出了培養優秀女孩的四個方向:
方向一 善於傾聽女孩的喜怒哀樂,她需要更多的愛和關注
我們都知道,男孩是靠行動來表達自己的。但女孩不同,她靠語言來表達自己,同時,她也是在與父母的交流與溝通中來獲取父母對她的愛的。
其實,女孩還在搖籃裏時,就強烈地希望父母與她交流,因此,當一個女嬰感受不到父母對她的愛時,她就會哭鬧不止,但當父母湊到她麵前,跟她講上幾句話時,女嬰便會停止哭泣,轉而用笑聲和揮動的手腳來向世界宣告:她因得到父母的愛而興奮。女孩正是通過與父母交流獲得了關心、理解、尊重、體貼和安慰。
女孩更希望父母分享她的沮喪與無助。女孩麵對壓力時,她們希望有人能在這個時候了解並且幫助她。而父母這時候最應該做的就是和她一起談論問題的細節,然後分擔她沮喪、迷惑、無助的感覺,這樣女孩會感到被支持,就會不再孤單,她需要的隻是發泄,不用太長時間,她自己的情緒就會慢慢好轉,不再覺得有壓力。
方向二 培養女孩子的文明禮儀,讓她做一個優雅的女孩
舉止優雅帶給女孩的好處非常多,它不僅賦予了女孩柔性、大氣、得體之美,更為女孩成長為淑女奠定了最強有力的基礎。
女孩的外在形象很重要。外在形象不僅是指女孩要長得“眉清目秀”,還要語言文明、舉止得體、服飾恰當。要學會對人文明禮貌,要懂禮儀,要懂規矩,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要“語言文明禮貌,永遠不講一句不文明的話”,要把“您好、請、對不起、謝謝、再見”放在嘴邊,使女孩成為一個人人尊重的人。
要培養女孩子的率真性格。女孩子要以自然、清新、大方的形象出現在大家麵前,“天然去雕琢,碧水出芙蓉”,就像是一朵出水芙蓉,清雅、高潔。要培養女孩學會微笑,把微笑當成女孩必修的課程,當成一種交際語言。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向女孩講解優雅舉止的標準時,不要用訓斥、命令的口吻,而是要循循善誘、諄諄教導。
方向三 告訴女兒你真棒,激發和培養女孩的自信心
有這樣一個實驗足以說明自信心對女孩的重要性:
心理學家從一個大學生班級中挑出一個最愚笨、最不招人喜歡的姑娘,並要求她的同學們改變以往對她的看法。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裏,大家都爭先恐後地照顧這位姑娘,向她獻殷勤,陪送她回家,大家以假作真地打心裏認定她是位漂亮聰慧的姑娘。結果怎樣呢?不到一年,這位姑娘出落得嫵媚婀娜,姿容動人,連她的舉止同以前相比也判若兩人。她高興地對人們說:“我獲得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