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個實驗可以看出,一群孩子在開始跑的時候,就把“跑到教堂”這件事當成了一件快樂的事,因此跑起來就輕鬆得多。而另一群孩子則把“跑到教堂”這件事當作一個命令,隻是被動地去執行,盡管有懲罰的威脅,但作用不大。
快樂地生活、樂觀地麵對人生,是我們掛在嘴邊的一個話題。對於父母來說,使孩子保持樂觀的心態是很重要的。父母在培養、教育孩子時應該以身作則,或者用其他方法來教育、引導孩子擁有一顆快樂、樂觀的心,讓孩子成為一個開朗的人。父母的情緒很容易影響到孩子,父母煩惱時孩子也快樂不起來。因此,在與孩子相處時,父母應盡可能讓自己快樂一點、樂觀一點,為孩子做好表率。
一般說來,教育孩子學會樂觀地麵對人生,除了多與孩子交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之外,父母還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給予鼓勵和支持,幫助孩子克服一些自己克服不了的困難。隻有這樣,才能教會孩子以正確的態度和措施保持樂觀。父母在努力營造樂觀氛圍時,還應注意一些消極心理現象對孩子的負麵影響。父母的言談舉止對於孩子的成長產生著很大的影響,父母積極心理現象可以促使孩子樂觀積極、奮發向上,反之也會讓孩子變得消沉、憂鬱、萎縮。引導、教育孩子以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麵對一切,不僅需要各種活生生的事例讓孩子心悅誠服,也需要父母自身能夠以平靜的心態對待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盡量消除掉各種消極心理的負麵影響。
[育子心得]
1多幫助孩子回憶快樂的時光,衝淡眼前的不快。
2讓孩子多樹立遠大的理想與追求,力爭向前看。
3教育子女輕視煩惱,笑對人生。
4教育子女以寬容的心對待任何人、任何事。
[名人語錄]
精神虐待是對孩子自尊、自信心全麵的摧殘。
——章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