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孩子花錢大手大腳的情況相當嚴重,其中的大部分錢是可以節約的。孩子手中的錢來源於父母,從根本上來看,孩子的浪費是父母約束不力造成的。
在商場中發生過這樣的一幕:一位女孩拉著父母走進一家服裝專賣店,二話沒說就上前挑選運動衣。當母親說她穿的運動衣幾乎還是新的時候,她卻說再穿就會落伍。旁邊的父親一邊掏銀行卡一邊說:“現不少父母以孩子身穿名牌為榮,認為孩子穿得體麵父母臉上也有光,做父母的苦一點不算什麼,再苦不能苦孩子。”有一位母親說:“我這一輩子就這樣了,不能讓孩子也像我這樣,看著孩子穿得體麵、吃得舒服,我心裏高興。”
現在的孩子缺乏節儉意識,隨便浪費的現象非常普遍。在某小學,教師和員工發現很多孩子丟棄的東西,大到皮夾克、太陽鏡,小到鉛筆頭、橡皮,撿回來堆滿了一間屋。學校的廣播不斷廣播,卻沒有一個學生前來領取。
勤儉節約既是對創造財富的勞動者的尊重,也是對用自己的血汗錢購買物品的父母的尊敬。
為了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習慣,父母們可以參考以下的建議。
第一,認識到培養孩子勤儉節約的意識是塑造良好品德的開端。美學大師朱光潛曾經說過“有錢難買幼時貧”,這並不是讓孩子去過“苦行僧”的生活,而是為孩子創造儉樸的家庭環境,讓孩子繼承中華民族的儉樸美德。
第二,從小事做起,養成節約的習慣。首先,要在生活細節上養成節約的習慣,比如愛惜糧食、人走燈滅、一水多用、愛護衣物等;其次,在使用學習用品上要講節約,不要因為寫錯一兩個字就撕掉一大張紙,不要老是碰斷鉛筆芯等。
第三,讓孩子學會量入為出。父母要經常給孩子講勤儉持家的道理,使孩子懂得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都是辛勤勞動得來的,父母供他的衣食住行的所需費用都是費力氣掙來的。讓他們知道家庭的經濟能力,這樣他們就會自覺抹掉不必要的消費。
[育子心得]
1認識到培養孩子勤儉節儉品質的重要性。
2從小事做起,養成節約的習慣。
3讓孩子學會量入為出。
[名人語錄]
把美德、善行傳給你的孩子們,而不是留下財富,隻有這樣才能給他們帶來幸福——這是我的經驗之談。
——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