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寬容不是怕人,不是懦弱,不是盲從,不是人雲亦雲,這一點是必須向孩子講清楚的。必須讓孩子知道寬容是明辨是非之後對同學、朋友的退讓,而不是對壞人壞事的妥協。對壞人和得寸進尺的人是沒有必要寬容的。
4讓孩子多與同伴交往
寬容之心是在交往活動中培養起來的。孩子隻有與人交往,才會發現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都要犯或大或小的錯誤,而隻有學會容忍別人的缺點和錯誤,才能與人正常交往,友好相處。也隻有通過交往,孩子才能體會到寬容的意義,體驗寬容帶來的快樂。如稱讚別人的缺點,慶賀同伴的成功,幫助有困難的小朋友,采納別人的合理建議等。這些都能使孩子得到友誼,分享別人的成功,並使自己也獲得進步。
在孩子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父母要特別注意引導孩子寬容比自己強的同伴、比自己“差”的同伴和自己的競爭對手。讓孩子不嫉妒比自己強的同伴,不嘲弄比自己“差”的同伴和不是故意為難自己的競爭對手。讓孩子向好同伴學習,幫助“差”同伴,學會與競爭對手合作。
5鼓勵孩子“納新”和應變
寬容不僅體現在對“人”的態度上,也表現在對“物”和“事”的態度上。父母要引導孩子見識多種新生事物,讓孩子喜歡並樂意接受新生事物,承受事物所發生的意想不到的變化,善知變和應變。如讓孩子了解各種奇觀奇跡,觀察生活日新月異的變化,允許孩子獨辟蹊徑地解決問題。孩子一旦習慣於“納新”和“應變”,他對世間的萬事萬物也就具備了寬容之心。
寬容曆來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是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表現。有這樣一個故事:解放軍戰士連續幾天幾夜堅守陣地,因條件限製,沒有辦法喝到水,盡管每一位戰士都口渴難忍,但是麵對通訊員從路上撿來的一個紅蘋果,戰士們都紛紛謙讓,讓給最需要的人,從班長到話務員到負傷的戰友,蘋果轉了一圈,又回到班長的手中,在班長的命令下,每位戰士隻吃了一小口,大半個蘋果又回到班長手中,班長的眼裏閃著晶瑩的淚花,因為他深深地被戰士們高尚的品德感動了。孔融讓梨的故事大家一定很熟悉,四歲的孔融吃梨的時候上讓哥哥,下讓弟弟,成為美談。學會謙讓,遇事能把方便和好處讓給別人正是我們所提倡的美德,古代年幼的孔融都能做到懂禮謙讓,我們就更能做到了。
寬容是交往和溝通的潤滑劑,它會讓孩子在寬鬆的人際環境中成長,讓孩子贏得更輕鬆!
[育子心得]
1要經常對孩子進行寬容教育,告訴他們,寬容不是軟弱畏縮,而是一種默默的克製,是一種無聲的等待,是優秀人格的表現。日常生活中難免有衝突和矛盾,你寬容了別人,別人也會寬容你,大家彼此寬容,營造出一種和諧的氛圍。在這種氛圍中學習,心情該是多麼的舒坦,好像走在春天的陽光下。
2要求孩子對別人寬容,自己也要以身作則,對孩子犯的錯誤也要適當地給予寬容,對待別人也要寬容,這樣會給孩子做出最好的榜樣。
[名人語錄]
人的美麗可愛,不僅僅是由於他的容貌,首先決定他的精神麵貌。一個品質高尚的人,永遠是美麗年輕的。
——馮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