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莫拿孩子進行攀比(2 / 2)

曾經有一位家長,自己是大學教授,才高八鬥,對兒子要求極嚴。別人家的兒子鋼琴彈得好,他馬上叫兒子學鋼琴,兒子鋼琴上不去,他就氣急敗壞;他又讓兒子報考奧校,希望在理科思維方麵一舉成名,結果落了空,他極為沮喪,覺得養兒子沒有什麼意義,整天在家裏苦著個臉。其實,孩子發育是健全的,隻是他的興趣不在這些方麵。孩子說喜歡一個人待在屋裏浮想聯翩,幻想自己上九天、下五洋。這樣的兒子,在他父親看來,既不爭氣,也不中用。

而主張“人性教育”的北京市通州二中的教師李聖珍認為,這樣的孩子優點集中,尤其是哲學思維發達,性格敏感,想像力豐富,如果從事文學、哲學和曆史方麵的學習,一定大有前途。

李聖珍說:“每個孩子的智能發展是不均衡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強項和弱項。如果孩子找到自己的最強項,使潛力得到充分發揮,便可取得驕人成就。”

李聖珍早年曾教過一個學生,這個學生的父母看到鄰居家的孩子因為一篇作文而被南開大學免試錄取,於是,父母便強迫孩子學語文、寫作文,不料一個學期下來,孩子的寫作能力並沒有多大起色。在和別人的攀比中,孩子的自信心也一點一點被消磨下去,最後徹底失去了學習的興趣。不得已,父母把孩子送到了李聖珍老師這裏。

在和這個學生接觸的過程中,李聖珍發現這他並不像他母親所說的“是個笨孩子”,除了有點自卑意識外,並沒有其他學習障礙。經過一段時間的教育,這個學生對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李聖珍就鼓勵他去做實驗,去探索、去發現更多的為什麼。這個學生的智慧火花一下被點著了。後來,這個學生考上了一所高校的生物化學專業,畢業後又考上了另一所高校的研究生。

有的孩子我們認為他“笨”,可能僅僅是我們拿他的弱項和其他孩子的強項比較的結果。很多時候我們隻看到孩子的弱項,而沒有發現他們的強項,如果哪一天我們發現了他們的強項,那麼,他們就會變成這方麵“前程遠大的高材生”。所以,家長不要因為孩子在某一方麵“不可造就”,就將其整個人及今後的發展全部否定了。

[育子心得]

1不要以別的孩子的標準來苛求自己的孩子。

2多誇獎孩子在某一方麵的長處。

3當孩子老拿自己跟別人比的時候,做家長的應引導孩子做正確的比較,比出動力來。

[名人語錄]

鞭撻或嗬斥是應該謹慎地避免的。它隻是彌縫了目前,使傷口結上一層皮膜,對於痛楚的核心仍然沒有觸到。隻有出自內在的羞恥心和不願見惡於人的畏懼心,才是一種真正的約束。

——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