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孩子的修養體現在穿衣戴帽、歸置衣服的細章中(3 / 3)

一個無視於他人辛勤付出的孩子,怎麼能稱得上品德高尚的人?

另外,如果物品被保存得好、不損壞、不弄髒的話,使用年限就會增長,就不會因頻頻更換而浪費錢財。所以,愛惜物品也是勤儉節約的體現,而節儉又是鑄就孩子高尚品德的另一個基石。就這一點來說,孩子也應該做到“置冠服,有定位”。

當我們把這些道理告訴孩子,並激勵他成為道德高尚的人時,他就不會因不知道為什麼要愛惜物品而對這句教誨心存疑慮了。

當然,愛惜物品的好處還不僅限於此,孩子的管理能力往往就是從學著管理物品開始的。

一個男孩不懂得物有定位的道理,總是隨手放置東西,所以要使用的時候常常想不起來放在哪了,於是到處尋找。有時,找很長時間都找不到;有時,雖然找到了,但因被其他物品長期擠壓,也不能使用了。

不僅如此,因為物品沒有固定的位置,所以男孩從來不用腦子記“東西放在哪個位置”了,結果就養成了丟三落四的習慣,上學時不是紅領巾沒戴,就是作業本沒帶,要麼就是教科書忘在了家裏,因此總是被老師批評。

這個男孩並不是特例,高考生因忘帶準考證而無法進入考場的例子如今也屢見不鮮。僅僅因沒有養成管理物品的好習慣,就錯失了人生之中如此重要的機會,真是太令人遺憾了。而有些成年人也因在關鍵時刻忘帶重要文件而丟掉了飯碗。

這些例子足以說明,孩子從小養成物有定位的習慣真是太重要了。

一個孩子如果從小不會管理自己的文具、書本、衣服等物品,長大了要想管理好家庭,管理好一個部門、一家企業,一定是非常困難的。如果他想改變,就必須經曆一個“改掉壞習慣—建立新習慣—養成好習慣”的痛苦過程,這個過程當然不如從小培養來得容易。

管理物品最基本的落實就是把用過的物品放回原處,保存妥當,以便下次使用。有這個習慣的孩子,做事思路會特別清晰,思路清晰做事速度就快,效率也會很高。如果孩子從小就具備很強的管理物品和高效做事的能力,再加上高尚的品德,那麼他怎麼會不出類拔萃呢?

因此,我們要幫孩子養成物有定位的好習慣。

首先,我們要為孩子提供一些可供他放置自己物品的抽屜、儲物箱、儲物盒、櫃子等,這些硬件就是“有定位”中的“位”,有了固定的位置,孩子才知道把東西往哪放。

接著,我們要和孩子共同完成一個分類的工作,把同一種類型的物品放在同一個地方,有必要的話,在箱體外邊做個小標簽,免得忘記。

有了這兩個前提,剩下的就是我們以身作則和不斷提醒了。

按照這個方法堅持下去,孩子一定會養成珍惜物品、管理物品的好習慣,他的綜合素質在這個練習的過程中也會逐漸提升。

教子箴言

孩子對待穿衣打扮的態度,不但體現了他的家教,也體現了他的修養,更體現了他對自己和他人的尊重。我們千萬不要讓孩子因穿戴不謹慎而遭遇橫禍。而對於物品的珍惜和管理,是孩子應該學會的,因為這不僅體現了他的品質,還體現了他的能力。因此,就讓孩子通過學習《弟子規》,成為一個有修養、有學問、有能力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