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寶寶患了幼兒園恐懼症,怎麼辦(1 / 1)

寶寶要上幼兒園了,可以他們總是會有這樣那樣的恐懼,作為父母該如何應對孩子對幼兒園的恐懼呢?

據調查,各年齡段的幼兒中會有10%左右的幼兒害怕開學,兒童心理專家對此給出了一個專業名詞——“入園恐懼症”,也稱“幼兒園恐懼症”。

那麼麵對這樣困惑,作為父母應該怎麼辦呢?首先應該找出孩子不想去幼兒園或是有幼兒園恐懼感的原因,然後根據原因再來解決問題。

幼兒園恐懼感的原因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

1.社交能力弱。現在的父母都開始對孩子早教,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送到幼兒園,有的甚至才2歲,因此這些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還比較差,還沒有學會與人相處的技巧,也沒有主動找小朋友一起玩的意識,因此到了幼兒園孩子就會顯得特別孤單,所以就不喜歡去幼兒園。

2.生活自立能力差。

孩子平時在家裏,不管吃飯、睡覺還是做遊戲,寶寶都是按自己的時間規律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玩就玩。孩子入園之後需要自己學會上廁所、吃飯、穿衣。這些基本生活能力都未具備的孩子在集體生活中肯定會感到不安。

關於寶寶對幼兒園的恐懼,隻要父母找出了問題的原因,就可以對症下藥,針對不同的原因進行不同的開導,逐漸消除孩子的恐懼症。

對這個問題的解決,有關專家給支了幾招:

讓孩子適時入園

現在很多父母總是早早把孩子送進幼兒園,說是這樣孩子才能優勢,但實際結果往往相反。因為影響嬰幼兒綜合能力最重要的因素是年齡,這種能力的差異是造成“幼兒園恐懼症”的原因之一。因此,父母讓幼兒在合適的年齡上合適的班級是最理想的選擇。

培養孩子各方麵的能力

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父母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幾種能力為孩子適應幼兒園做準備。父母主要培養孩子與小朋友溝通和交際的能力,鍛煉孩子適應集體的能力;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鍛煉孩子膽量和適應能力,如帶孩子到遊樂園、電影院等比較熱鬧的場合。

指導孩子正確解決問題

孩子和小朋友之間的打鬧是個正常現象,一會兒壞一會兒好就是孩子的特性,因此父母要正確教導孩子不要把問題嚴重化,而是要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父母要教孩子遠離“惹事生非”的同伴。

多與老師保持聯係。

父母要多和老師溝通和聯係,以便比較及時、全麵地地了解孩子在集體生活中的情況,掌握孩子的情緒變化;也可以將孩子最近的表現、情緒告訴老師,讓老師更全麵地了解孩子,更有效地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