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常山趙雲(2 / 3)

那將施了一禮,答道:“末將常山趙雲。”

孫策又驚又喜,親自斟了一杯酒,欲與趙雲把盞,不想卻被公孫越抬手將酒打翻。公孫越滿口酒氣,指著趙雲喝罵道:“你算什麼東西,敢勞煩伯符為你倒酒?”接著又猥褻的對孫策笑了一笑道:“怎麼,伯符看上這個小白臉了?”

程普等人見公孫越如此無禮,個個麵有怒色,手都放在了劍柄上,但看見孫策在背後搖手,隻好強忍著怒氣不敢發作。孫策仰天打了個哈哈道:“公孫兄真是喝醉了,來人,扶公孫兄下去休息。”兩個軍士應聲上前,不由分說便將公孫越架了出去。

趙雲見狀,向孫策又施了一禮,便欲退下。孫策笑著拉住趙雲道:“趙將軍的酒還沒飲呢。”說罷再斟了滿滿一杯酒,遞上前去:“趙將軍,請滿飲此杯。”

趙雲舉杯一飲而盡,孫策喝彩道:“好酒量。”替趙雲再次滿上,道:“趙將軍,請再盡一杯。”

趙雲推辭道:“末將何德何能,敢勞煩明公多次為末將斟酒。”

孫策吟道:“天下大亂,奸賊遍地。陛下無力,全無靠倚。我合有誌,欲興孫氏。公孫眼拙,歎息不已。君有長劍,空揮歎息。壯士潛隱,消無聲息。若遂風雷,與君一體。”

趙雲聽出了孫策言語中的招攬之意,拱手施禮道:“明公的心意末將心領了,但是自古忠臣不事二主,趙雲雖然不肖,卻也不願做個不忠之人,受天下人唾罵。”

“趙將軍此言差矣。”周瑜朗聲道,“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趙將軍唯有襄助明主匡扶漢室,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忠臣義士。”

“有鳥名鳳,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非甘泉不飲,我想龍應亦然。”孫策長揖為禮道,“子龍難道甘心委身公孫瓚帳下,碌碌無為了此一生?今日你我雖然籍籍無名,他日定教天下震動!”

趙雲聞言一震,拜倒下來:“主公英烈,令人心折,趙雲從此願為主公牽馬墜蹬,絕不背叛主公的恩德。”

次日,孫策準備了許多金珠寶貝,在江邊為公孫越餞行。孫策將金銀塞進公孫越的行囊中,低聲道:“公孫兄,在下與趙雲一見如故,望公孫兄可以忍痛割愛,些許薄禮,還請笑納。”

公孫越猥瑣的笑道:“伯符真是妙人,此事好說,我懂的。”見左右尚遠,公孫越湊到孫策耳邊道:“這樣的硬茬,想不到竟讓伯符先拔了頭籌,在下真是既嫉妒又羨慕,伯符好手段。”

孫策心中一陣惡寒,趕緊揮手命人送客,這龍陽之好斷袖之癖,實在是讓人無法接受。

興平元年六月二十五日,丹陽城外,風火騎兵軍營。

如火的暮靄染紅了半壁的嵐煙,孫策負手望著夕陽,周瑜、程普等人環立在後。孫策心不在焉的說:“古人雲朝霞似錦,晚霞如金。依我看來,與其說如金,倒不如說似血。就像一個王朝的落幕殘陽,必須要用鮮血渲染,才能令世人銘記。”

周瑜笑道:“兄長何以如此感慨。”

孫策聳聳肩道:“無他,隻是欲在此抹色彩中親自添上一筆。”

孫策的話音未落,眾人突然感覺到腳下的土地開始輕微的震動。孫策極目遠眺,隻見遠處的地平線上揚起了大片的煙塵,其中隱約可見幾個模糊的黑點,轉瞬之間,黑點已經依著地平線彙成了一道起伏的波濤,整個騎兵戰陣衝出了滾滾煙塵,他們推進的勢頭如同奔湧的潮水,無法遏製,任何企圖擋在他們馬前的事物,都將成為被怒濤拍碎的礁石。衝在騎兵最前排的是一位白馬將軍,他猛然舉起手中的長槍,身後的騎兵一起拔刀,齊聲呼喊道:“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風火為證!”響亮的聲音伴隨著轟隆的馬蹄聲在天地間回響,聲勢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