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銷售危機;尋求幫助(1 / 2)

陸一山的廠房就這樣平淡無波地一連生產了好幾天,產品一箱一箱地誕生在他的麵前,但他那原本舒展著的秀眉反倒愈加緊皺起來。

產品根本就賣不出去。

這幾天來陸一山不知聯係了多少買家,大到商場,小到個人,他來回地穿梭在大大小小的街道上,酸痛感也早已纏上了他那雙健碩的長腿。但就算是這樣,堆壓在廠房的幾十箱產品也就隻是賣出去了幾箱而已。

沒有買家,產品再多也都是毫無價值。甚至還可能要麵臨產品過期被銷毀的危機。

必須得暫時停掉生產線了。

“王總說。”劉小凡輕歎道,“咱們的產品毫無特點可言,根本就沒有任何競爭優勢。”

“嗯,他也跟我說過。”陸一山淡淡道。

“我想了個法子。”斟酌了半晌,陸一山再次開口道,“本來還想再考慮考慮,但現在看來隻能是這樣了,再多考慮就相當於浪費時間。”

“什麼法子。”劉小凡不禁心中一喜。

“把咱們生產出來的這批產品免費送出去。“”陸一山說完後,劉小凡的眼中先是閃過一絲迷惘,接著又顯出一臉無奈,輕歎著對陸一山點了點頭。

劉小凡也是個聰明人,他當然知道陸一山的用意。

陸一山的意思並不難理解,也就是將他們的產品免費推向市場,然後廣泛地吸收市場反饋,以此來對產品進行優化改良。

當年他們的爺爺陸祖德在青雲鎮賣的野山芋之所以能夠風靡一時,靠的就是這個“舍小取大”的法子。所以說陸一山想到這一點和劉小凡接受這一點,都不是什麼難事兒。

當然,產品的改良必須要快速還要具有針對性,這樣才能使顧客加深對產品的印象,以此來達到提高產品知名度的目的。而產品改良這塊技術類的活兒也正是陸一山和劉小凡的短板所在,總之,兩個人的前景不容樂觀。

眼前的局勢他們也顧及不了那麼多,既然做了將產品免費推向市場的決定,那就要立刻展開行動。

也就不幾天的工夫,小廠房生產出來的所有產品便被全部送走。顧客當然會有許多,畢竟陸一山的產品還沒有差到免費送都沒人要的地步。

幾天後,陸一山與劉小凡在王尚遠給他們創建的品牌網站上仔細地翻閱著。

“很多人反應說我們的薯片在設計上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味道方麵也比不上那些大品牌。”劉小凡看著顧客在他們的品牌網站上留下的評論,如是說道。

“還有,知名度也太差。”陸一山補充道。

總結來看,產品本身不優是目前的主要問題,產品優化也就成為了重中之重。

可是對於兩個隻有小學文憑的山村小子來說,想要優化產品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陸一山和劉小凡是頭一次如此地渴望得到知識,他們也是頭一次如此深刻地體會到,在這個新時代的背景下知識的力量是多麼的重要。

知道問題出在哪兒,但卻因能力有限而解決不了,這無疑就相當於你身後有一片大火在追你,而眼前就有一條河,但你卻不會遊泳。

給予過希望之後的失望,更能令人絕望。陸一山和劉小凡現在就是這個情況。

許久的沉默後,劉小凡轉念一想,看向正愁眉苦臉的陸一山,緩緩說道:“要不先去找王總說說情況?”

“我是沒臉見他。”陸一山輕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