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務院印發《質量工作考核辦法》等(2 / 3)

節能家電補貼推廣政策6月起停止執行

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日前聯合下發通知,明確從2013年6月1日起,消費者購買空調、平板電視、電冰箱、洗衣機、熱水器5類高效節能家電產品不再享受中央財政補貼政策。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節能家電補貼推廣政策到期後停止執行,即從2013年6月1日起,消費者購買上述5類節能家電產品不再享受中央財政補貼政策。二、節能家電推廣企業應盡快收集和整理產品生產、銷售情況,及時將相關信息填報至“節能產品惠民工程信息係統”;同時,編製年度補貼資金清算報告,報企業注冊所在地財政、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審核後,於2013年6月30日前將逐級上報至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三、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將根據企業上報數據和相關審核情況,對補貼資金進行清算。四、相關企業、地方各有關部門要相互協作,通過電視、網絡、報紙等多種途徑做好宣傳工作,使廣大消費者及時準確了解政策規定。地方各有關部門在加強宣傳的同時,統籌協調好各個環節,認真審核並及時上報企業推廣材料。

我國聯合部署“打傳銷、反欺詐、促和諧”執法行動

6月3日,國家工商總局、公安部、中央文明辦、中央綜治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監會12個部門,在京召開全國“打傳銷、反欺詐、促和諧”執法行動部署電視電話會議,決定從當日起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為期3個月的打擊傳銷執法行動。會議要求,各級工商機關以查辦大、要案為突破口,以“破大案、挖源頭、搗窩點、摧網絡”為主攻方向,進一步加強行政執法和刑事執法銜接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全國公安機關要始終堅持依法嚴厲打擊,廣泛搜集線索,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行動期間,公安部將組織多省份統一行動,並掛牌督辦一批重大案件,徹底摧毀犯罪網絡,堅決遏製傳銷活動多發、蔓延的勢頭。重點城市公安機關要在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主動會同工商等部門,多措並舉,綜合整治。要緊密結合社會管理創新、文明城市創建等活動,積極配合綜治、文明辦等部門,動員基層組織和廣大群眾,開展群防群治,嚴密管控重點區域、場所和群體,進一步擠壓傳銷活動空間,對舉報重大傳銷犯罪線索的群眾,及時兌現獎勵。

國家認監委將嚴打“假有機”產品

國家認監委6月9日表示,將開展有機產品執法整治,嚴格落實有機產品認證新規,重點加強對進口有機產品和網店銷售有機產品的監管,嚴厲打擊各類“假有機”現象。國家認監委將重點開展強製性認證(CCC認證)產品、有機產品、兒童用品等專項監督檢查和質量提升活動,嚴格認證準入條件,督促認證機構嚴把發證關,落實獲證企業的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嚴厲打擊無證生產、銷售、進口以及假冒偽造認證證書、標誌等違法行為。7項措施是:培育壯大認證認可服務業,完善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台;服務節能減排行動,引導產業轉型升級;開展“認證提升質量、認證提升價值”活動,促進重點產業提質增效;組織重點產品認證執法整治行動,營造安全消費環境;擴大認證認可國際互認成果,提高對外貿易便利程度;積極促進監管職能轉變,提高管理服務效能;深入開展認證認可“下基層”實踐活動,服務基層民眾。

《關於做好2013-2014年國有企業招收高校畢業生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發布

近日,國資委辦公廳和教育部辦公廳共同印發了《關於做好2013-2014年國有企業招收高校畢業生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國有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吸納更多高校畢業生就業。《通知》要求,國有企業要製定和完善本企業招收高校畢業生管理的規章製度,明確招聘工作的原則、程序、實施辦法和紀律要求,堅持“凡進必考”,樹立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要進一步規範招收高校畢業生工作的程序和流程,切實做到信息公開、過程公開、結果公開。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就業歧視,嚴禁在招聘過程中違反國家規定對性別、戶籍、學曆、院校等條件進行限製。要切實履行社會責任,充分考慮駐地少數民族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在政策上向西藏、青海、新疆等“三地”高校畢業生傾斜,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三部門通知要求做好高校畢業生求職補貼發放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6月6日下發的相關通知指出,從2013年起,對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畢業年度內高校畢業生給予一次性求職補貼。根據3部門這份通知要求,補貼發放對象為在畢業年度內有就業意願並積極求職的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高校畢業生。補貼標準由省級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根據當地實際補貼標準製定。在申領發放程序方麵,通知指出,各高校應組織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在離校前集中申請一次性求職補貼。各高校要對申請材料進行初審,並將初審通過的申請補貼人員名單在校園內公示。各高校將公示無異議的申請補貼人員名單及申請材料彙總報送高校所在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應及時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後將補貼發放人員名單報送高校所在地同級財政部門。財政部門將補貼資金支付到高校畢業生在銀行開立的個人賬戶上。通知要求,高校所在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和高校要設立並公布監督舉報電話。對相關舉報投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高校認真核查,對經查實虛報冒領求職補貼的高校畢業生,責令退回補貼資金,並由高校將不良記錄記入本人學籍檔案。高校畢業生家庭所在地民政部門、有關高校出具虛假證明,騙取、套取補貼資金的,對有關責任人要依法、依紀嚴肅處理。

《食品中汙染物限量》通過審議

新版《食品中汙染物限量》已通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主任會議審議,新標準對鉛、鎘、汞、砷等13種汙染物在穀物、蔬菜、水果、肉類、水產品、調味品、飲料、酒類等20餘大類食品的限量作出規定,自6月1日起正式施行。自新標準實施之日起,衛生部2005年公布的《食品中汙染物限量》即行廢止。在新標準實施日期前已生產的食品,可在產品保質期內繼續銷售。新標準指出,食品汙染物是食品從生產、加工、包裝、貯存、運輸、銷售、直至食用等過程中產生的或由環境汙染帶入的、非有意加的化學性危害物質。新標準不包括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生物毒素和放射性物質限量指標。同時,新標準對鉛、鎘、汞、砷等13種汙染物在穀物、蔬菜、水果、肉類、水產品、調味品、飲料、酒類等20餘大類食品的限量規定,刪除了硒、鋁、氟等3項指標,共設定160餘個限量指標,適應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需要。此外,新標準結合我國主要消費食品及鎘汙染特點,設置穀物及其製品、蔬菜及其製品、新鮮水果、食用菌及其製品、豆類、花生、肉及肉製品、水產動物及其製品、蛋及蛋製品、調味品、飲用水等相關食品鎘限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