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讓家庭成為男孩健康成長的大天地(2)(2 / 3)

男孩是在母親體內孕育的新生命,因而母親的身體素質決定了男孩的健康基礎。最新的科學統計表明,母親的智商對男孩的智力有更為明顯的遺傳優勢。母親創造人類,這是對上帝的工作的延續,也是人類得以不斷進步並充滿希望的基礎。

在一個電視節目中,主角是個男孩,他9歲時離家出走,在外麵流浪了3年。

主持人問他:“你在外麵流浪時最想誰?”

男孩說:“最想我媽媽。”

“你怎麼想的?”

“我想如果我有了錢,一定買輛汽車,把我媽接出來。”

男孩為什麼那麼想他媽媽呢?他無意中講起小時候發生的一件事。

有一年,家裏喂養的母貓難產。男孩的手小,於是媽媽讓他幫助母貓把小貓拽出來。“當時那隻母貓叫得很悲慘,”男孩說,“有一隻小貓身子已經拽出來了,但頭還留在身體裏。就在母貓慘叫的時候,我媽說了一句話:‘生你的時候也這麼難!’我這才知道,我媽真不容易!”說到這兒,男孩大聲地哭了,男孩的媽媽也哭了。

上帝選擇女人來完成他的工作,不僅是因為女人能夠繁衍子孫,更是因為女性的特質,即善良、勤勞、溫柔的親和力,填充了男孩在父親影響下形成的思維世界的不足。

一個從來不曾感受母愛的溫暖的人,是可憐的人,他心靈上的那些美好的情感,還沒有來得及被嗬護,就被時間匆匆洗刷。不能責怪他的冷漠,因為屬於他的那份溫柔拋棄了他。就像上帝不僅僅創造出人類,還給人類以信仰和力量一樣,母親也不僅僅是生養了男孩,她還是男孩精神的避風港,在男孩遇到挫折、失去信心的時候,給他鼓勵和安慰,讓他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氣,勇往直前。

附錄 親子溝通宜忌語

家長最不該說的話

“你怎麼那麼笨”

專家建議:家長批評孩子時切忌使用過激、諷刺的話,以防阻礙孩子潛能的發揮。應幫助孩子找方法。

“你看看人家的孩子”

專家建議:當孩子失敗時,不要拿別人的孩子和他比較,這樣容易導致他的自卑。應該給予孩子安慰。

“你敢不聽我的話”

專家建議:在勸說孩子時采取強壓方式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應采取平等式溝通。

“出去就永遠別回來”

專家建議:當孩子頂撞父母時,威脅或以暴製暴隻能激化親子關係。應該多一些寬容、聆聽、理解。

“誰讓你撒謊的”

專家建議:當孩子撒謊時,父母應該通過間接引導讓孩子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以後不再犯。

“老毛病還沒改”

專家建議:麵對孩子的各種壞習慣,家長們應仔細觀察,找出原因,通過潛移默化的辦法改掉壞習慣。

“一點禮貌都沒有,快叫人”

專家建議:父母應針對孩子不敢與人打招呼的具體原因(比如怕生人等),幫助孩子提高交際能力。

“說你幾句就不高興”

專家建議:孩子挨罵後自然會有情緒,家長這時不要“火上澆油”再數落了。

“要是這樣你一輩子都沒有出息”

專家建議:家長教育孩子學習時切忌否定孩子。應該以孩子的優點和興趣為啟動點,加速孩子的進步。

“不做完作業就甭想玩”

專家建議: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製定一個合理的時間表,培養孩子按照時間表來安排自己的時間。

“說不行就不行”

專家建議:父母切勿製定過多的限製,影響孩子的成長。應該傾聽孩子的想法,給出合理的建議。

“沒看我正忙著嗎”

專家建議:父母說這句話容易讓孩子放棄探索和學習。可以告訴孩子現在很忙,等忙過後再聽他說。

“別動,等你長大後再幫我”

專家建議:父母應該分階段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應該鼓勵孩子去做,給孩子嚐試的機會。

“為了媽媽,你一定要考好”

專家建議:這樣說容易使孩子背負沉重的心理負擔。應根據孩子的真實情況確定孩子力所能及的目標。

“按我說的做”

專家建議:孩子不是傀儡,對於孩子的合理想法和意願,父母不妨放手讓孩子去獨立完成。

“你問我,我問誰”

專家建議:說這種話使孩子覺得受到了冷遇。可以說:“我也不清楚,你可以再好好想一想。”

“大人說話,小孩別插嘴”

專家建議:這種話無形中傷害到了孩子的自尊心。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表達需求。

“閉嘴,小孩子問那麼多幹嗎”

專家建議:父母應該耐心回答孩子的問題,也可以和他一起查資料找答案。

“你為什麼不還手打他”

專家建議:不要縱容孩子報複,正確的做法是和孩子一起分析產生矛盾的原因,讓孩子自己去解決。

“馬上給我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