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產品的命名要有伸縮性,可適用於任何新產品
產品的命名應避免有過強的產品偏向,適合於電風扇的命名,就未必適合於電視機,怎麼解決這個矛盾呢?企業就必須給產品命名一個通用的名字。例如,日本有一個產品叫“味王”,開始是用於味精,後來又用於醬油、食品罐頭等,以產品種類來看,“味王”二字極適合於食品類。
產品命名原則
在日常消費中,那些有名的產品常常為人們所熟知所追求,有時竟有些迷信的成分。雖然對某種產品的印象從根本上講取決於產品質量,然而產品名稱的宣傳效果不能忽視。當商品進入市場,人們要認識它、記憶它,首先要記住的是它的名字。
在為產品命名時,應該本著以下幾個原則:
(1)產品名稱要有助於建立和保持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
產品名稱要清新高雅,不落俗套,充分顯示產品的高品位,從而塑造出高檔次的企業形象。
(2)產品名稱要充分體現產品的屬性所能給消費者帶來的益處
通過視覺的刺激,使消費者產生對產品、對企業認知的需求。這是企業形象深入人心的基礎。如“飄柔”洗發水,能使消費者產生頭發飄逸順美的想像;“舒步”皮鞋,可以使消費者聯想到足蹬鞋子時的舒適感。
(3)產品名稱要考慮到不同年齡段消費者的需求
女性用品的命名應秀美小巧,男性用品應雄健粗獷,兒童用品就應活潑可愛,而老年用品則應吉祥穩重。一個優秀的產品名稱除了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外,還會使人產生美好的聯想。比如,香料以玫瑰命名,香上加香;而“內衣”則不宜用“玫瑰”命名,因為玫瑰帶刺,穿上這種牌子的內衣,會使人產生一種如芒刺背的聯想。
產品命名方法
怎樣給自己的產品起一個響亮吉祥的好名字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麵找到靈感:
(1)以外文譯音命名
用這種方法命名具有時代感,使人有現代、時尚等感受。如“阿司匹林”藥品,“雪弗蘭”汽車等。
(2)以時間命名
例如五一手表、明月牌香波、天天牌牙膏等,其特點是以明確的時間概念來誘使人們購買和消費。這種命名方法,一般不太多見,應當慎重取名。
(3)根據人名、地名命名
這種名稱或以人和產地的信譽吸引消費者,或以曆史、傳說的人物形象引起人們對商品的想像。如,張小泉剪刀、青島啤酒、雲煙等。
(4)根據美好的植物名稱命名
這種命名方法常使人聯想到美好的自然風景。常見的植物產品名稱有:梅花、葡萄、牡丹、菊花、蘭花、蘋果、兩麵針等。在世界名品中,以植物命名的也不是很多,可口可樂的英文名也是兩種植物的組合。一般地講,植物的生長環境與動物的生存環境一樣,人們熟悉的程度有差異,不同國家地區的居民對各種植物的寓意理解也不一樣。有時在一個地方是美名而在另一和地方則是禁忌,所以以植物命名的產品,應當因地製宜,小心使用。還要注意植物性能與其產品相適應,兩者結合如一。
(5)以企業名稱命名
這種以企業名稱命名的產品,突出了商品生產者的字號和信譽,能加深消費者對企業的認識,有助於突出企業形象,以最少的廣告投入獲得最佳的傳播效果。索尼、日立、東芝等,都是以企業名稱作為產品的名稱的典範。
(6)直接用動物名稱作為產品名稱
動物名稱可以使人產生形象感,給顧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PUMA(美洲豹,漢譯音為彪馬牌)、熊貓、白貓、大紅鷹、雄師等。盡管使用動物品牌的產品很多,有龍、虎、豹、狼、兔、金雞、孔雀、熊貓等,但是成為世界級名牌的卻寥寥無幾。實際情況也許是因為世界各地居民對動物的喜愛差異很大,難以找到讓所有人都接受的品牌。如果你想用動物命名,那麼最好應該選擇人們喜歡的寵物,而且被世界各地接受為宜,命名要有衝擊力和親和力,還要注意適應性。
(7)以具有感情色彩的吉祥詞或褒義詞命名
如“富康”汽車使人致富,“金利來”領帶給人帶來滾滾財源等。
(8)以杜撰的詞語命名
以別出心裁,不含意思的詞語打破商品名稱表意的慣例,達到異乎尋常地引人注目的效果。如“柯達”膠卷,“TDK”磁帶等。
產品成功起名範例
其一要體現其特征;
其二應注意簡潔明快;
其三應構思獨特,具有創造性的思維方式;
其四響亮上口;
其五應注意不同地域的文化,不同民族的分格習慣及審美的心理差異。
企業取名公司命名從字意數理等配合上麵五點,取名是應特別注意其發音,寓意。如果數理發音寓意不好,不利於公司的發展。
品牌範例?
可口可樂的名字,最大的特點,具有創造性,獨特性,易讀,易認,易上口,易傳播。
字詞的本身意義不大,還有:SONY(索尼);OMO(奧妙);BENZ(奔馳);KODAY(柯達)等。
(1)LUX(力士)香皂以“名”取勝
1899年,英國聯合利華公司研製了一種新型優質香皂,在產品進入市場的初期是失敗的,原因是名字的問題,起名為“猴牌”(MONKEY),有不潔的含義,使大眾產生反感的心理。後來經過專家反複研究,決定采用LUX作為香皂名稱,由於簡單、易讀、易認、易記憶,從此銷售量大增,並很快進入國際市場,風靡世界,獲得了巨大的效益。
(2)“娃哈哈”來自於兒歌啟發了靈感
我國著名的杭州娃哈哈企業集團,不僅有過硬的營銷策略,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因素,給產品起了個好名字。
娃哈哈企業從隻有幾個人的小廠,以10萬元的啟動資金,在短短的幾年時間發展成為家喻戶曉的著名食品企業,不能不說要歸功於企業品牌的名字成功地挖掘了消費者的基本心理需求,從而使它的市場將不斷地擴大,企業越做越大。
公司名稱是否要與產品名稱一致
公司名稱與其主導產品名稱一致的情況,隨處可見。如:可口可樂、索尼、鬆下、三菱、春蘭、長虹、美的、科龍、小天鵝,等等。有些公司卻與此不同,公司名稱與其主導產品名稱不一致,但還不至於存在嚴重傳播障礙。如美國菲利浦·莫裏斯公司的主導產品是萬寶路香煙,世界著名的品牌是萬寶路,而不是菲利浦·莫裏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