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哪些孩子適合複讀(1 / 1)

有些孩子中考時沒有考上理想的高中,或者高考時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家長便選擇讓孩子複讀一年再考,因為家長總以為複讀一年,分數會提高很多,而有可能考上理想的學校。殊不知孩子們的個體情況各不相同,不是所有的孩子複讀後都能如願提高分數,考上理想的學校。當前社會上複讀成風,某些複讀機構為了斂取錢財片麵誇大複讀效果,說什麼經過複讀百分之八十的孩子都能考取理想學校。他們不管不問孩子的具體情況,隻要家長交足學費就大包大攬,輕易許諾卻根本無法兌現。許多家庭為此投入了巨大的精力財力,最終卻事與願違,蹉跎孩子寶貴的一年青春不說,最無可原諒的是給孩子的心靈造成了難以泯滅的傷害。

有這樣一個實例。一個家庭,母親還是老師,父親是一個局長。他們有兩個孩子,一對姐弟。姐姐在高中畢業以後,沒有考取大學,家長就讓她進行複讀。複讀一年以後,仍然沒有考取。孩子不想再考了,想找工作。但是父母不幹,不同意,硬讓孩子再複讀。又複讀了一年,她的弟弟已經高中畢業了,考試發榜以後,弟弟考取了很好的大學,姐姐又落榜了,仍然沒有考取,就在發榜的第二天,姐姐就在自己的臥室裏服毒自殺了。

這個責任主要在她的父母,父母不應該強製姐姐連續複讀。這不是是否選對複讀機構和複讀老師的問題,而是首先要認清哪些孩子適合複讀,哪些並不適合複讀——倘若不“因材施教”,隻會毀了孩子的前程!

什麼樣的孩子適合複讀呢?就是孩子原來學習成績很好,知識基礎紮實,隻是由於某些客觀原因,譬如得了重病耽誤了課程,孩子的學習成績突然下降,或者考試時因為某種原因或緊張過度發揮失常,而沒有考取。有的則是孩子天資很好,但屬於不用功型,學習比較浮,成績總忽高忽低,考上或考不上的偶然性比較大,沒有考取往往也在意料之中。落榜,對一個孩子的精神刺激比較大,尤其是那些性格敏感,從小自尊心就特別強的孩子,這種打擊特別巨大。這樣的孩子往往內心悔恨,想通過複讀來雪恥。像這兩種類型的孩子,要是找到合適的老師和學校進行複讀的話,成績飛躍的可能性比較大,比較有希望考上理想的學校。這兩種情況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孩子本身要求複讀,而且有決心通過複讀提高自己的成績,考取理想的學校。還有一些孩子是平時很努力,已經很用功了,而且考試時也發揮出了自己平時的水平,但是沒有考取。再有一類就是,孩子平時就比較厭惡學習,不努力用功,沒有考取也沒有想複讀的打算,因為沒有對學習的興趣和對上大學的渴望,就往往沒有內在的動力。像這兩類孩子,也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缺乏自信心和自覺性,沒有想複讀重考大學的源動力。這樣的孩子去複讀,隻能是拉驢上轎,強人所難。即使複讀也難取得理想的效果,倘若再連續複讀,隻會加重其對學習的厭惡感和其心理消極情結的惡性循環,分數不會提高可能還會越讀越倒退,甚至出現像上麵例子裏那個姐姐的悲劇。

所以,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複讀,複不複讀沒有統一的標準,家長一定要從實際出發,結合自己孩子的自身情況,細心考察複讀對孩子的綜合影響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最好,要和孩子進行推心置腹的交談,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看看孩子到底有沒有足夠的信心和積極的心理準備來麵對複讀。反之,如果家長不考慮這些情況一意孤行,強製要求孩子複讀,不但結果可能事與願違,最重要的是給孩子心理上造成的傷害,可能會對孩子以後成長造成極大的負麵影響。

當然,一旦決定讓孩子複讀,選擇什麼樣的複讀班,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家長千萬不要隨便找個複讀班就把孩子送去,更不能輕易聽信各種複讀班的招生廣告。而是一定要選擇正規學校的複讀班,因為這些正規學校所聘用的老師,基本上都是優秀的一線老師,他們不但擁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更具有輔導複讀生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