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很多中小學校及幼兒園的門口,經常有一些地攤、小店裏擺滿了各種造型可愛的糖果、薯條、炸雞、果凍等食品。這些食品大多造型美觀、色澤鮮豔,而且售價很低,因此很受孩子們的喜愛。
但是孩子們不知道,這些食品大多都是垃圾、劣質食品,過多食用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對孩子的身體發育更加不利。
一天,周女士晚上下班剛剛進家門,就聽見女兒在房間裏喊“肚子疼”。周女士趕緊跑過去,看見女兒正趴在床上,雙手捂著肚子直叫。周女士嚇了一跳,連忙上前詢問。還沒等開口,就看到桌子上的一瓶彩色的東西,那是一瓶小圓球形狀的糖果,顏色非常鮮豔,很吸引眼球。但周女士仔細一看,包裝袋上根本沒有生產日期、廠家等相關信息,隻印有英文字母。一問,才知道是女兒在學校門口地攤上花一塊五毛錢買回來的“垃圾食品”。
現在,很多孩子口渴後的第一反應不是喝白開水,而是喝可樂、果汁;吃米飯、蔬菜時難以下咽,而麵對炸雞翅、炸雞塊時卻馬上胃口大開。久而久之,這些高脂肪、高熱量的“垃圾食品”就會對孩子的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比如,一些食品中糖分過高,除了容易導致孩子肥胖外,還會影響鈣質的吸收,影響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飲食中鹽分過高,不僅會加重孩子的腎髒負擔,過鹹的口味延續到成年,還會引起高血壓等疾病。飲食中脂肪含量過高,孩子成年後會對其心血管健康不利。
聰明的媽媽應該明白這些垃圾食品對孩子的危害,並設法讓孩子遠離這些有百害而無一利的食物。
完美媽媽課堂啟示:
啟示一:告訴孩子垃圾食品的壞處
很多孩子都吃膨化食品、薯條等,口感好又鬆脆。但是,媽媽要讓孩子明白,這類食品屬於垃圾食品,吃多了對身體不好。開始孩子可能不理解,媽媽不要著急,耐心地給孩子講,孩子也是能接受的。
啟示二:教孩子學會選購安全食品
要讓孩子遠離垃圾食品,媽媽就應該幫助孩子選購安全的食品。可以告訴孩子,在選購食品時,應注意食品包裝上的標誌要齊全,外包裝上必須標明商品名稱、配料表、淨含量、廠名、廠址、電話、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標準號等內容。
其次,媽媽還要教孩子看懂食品成分表中標明的成分。食品成分表中一般會標明食品的生產、營養等成分,表明食品的特性,有些食品成分還要標明添加的其他物質。
另外,媽媽還要告訴孩子不要購買價格低廉的劣質食品,要選擇知名度高、信譽度好的產品,並盡量到證照齊全的商場、店鋪購買。
啟示三: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
孩子們垃圾食品的喜愛並不是天生的,換句話說,這一飲食習慣也是後天形成的。所以,要想杜絕垃圾食品對孩子的危害,最主要的還是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通常來說,家庭生活方式、家長自己的飲食習慣、家長給孩子提供的飲食類型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營養和健康狀況,也在培養著孩子的飲食習慣。孩子小時候在飲食方麵有很大的可塑性,所以媽媽應通過日常家庭飲食來培養孩子對蔬菜、水果和粗糧的喜好,逐漸引導孩子遠離垃圾食品。
媽媽手記
“垃圾食品”是指加工後含有各種對人體有害的添加劑等化學物質的食品,還有一些粗製濫造、衛生不合格的劣質加工食品。長期進食這類食物,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所以,媽媽要教孩子認識到垃圾食品的危害,並在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鼓勵孩子多吃天然食物,遠離垃圾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