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和痛苦隻是一牆之隔。
時過境遷
現在的公募和當年比起來,壓力更大了,危險也更多了。
近日,證券業協會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配售對象黑名單公告》顯示,華富智慧城市、信達澳銀領先增長、中郵核心優選、中郵核心競爭力等4隻公募基金產品因在去年的IPO配售項目中違反相關規定,列入新股配售黑名單,未來6個月內不得參與新股申購。
根據證券業協會3月9日發布的新股配售黑名單,包括公募基金產品、公募基金非公募類產品、自然人賬戶等31個股票配售對象在2014年9-12月期間的華電重工、東方電纜、九洲藥業、國信證券、凱發電氣、燕塘乳業等43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項目中,違反《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承銷業務規範》第四十五條之規定。其中,華富智慧城市、信達澳銀領先增長、中郵核心優選、中郵核心競爭力等4隻公募產品涉及“提交有效報價但未參與申購”的違規行為。
如果說監管的壓力是硬性的,那麼基金的“軟實力”比拚也絕非易事。
中金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從市場整體情況來看,公募基金總資產規模創曆史新高。公募基金四季度總資產達到4.64 萬億,再度創下曆史新高。單季淨增5639 億,為連續第六個季度淨增加。分類別來看,各類資產規模均有所上升,股票類資產增加1845億元,季度環比增速高於債券和貨幣。雖然四季度經濟數據表現疲弱,但降息周期開啟帶來資本市場活躍。
從主動偏股型基金的倉位情況看,主動偏股型基金倉位維持在高位,在政策放鬆和改革憧憬下,主動偏股型基金倉位維持在84%左右,依然維持在2010年以來的曆史高位水平。不過,從四季報看,主動型管理股票型基金對領漲板塊的倉位與三季度末相比已經大幅上升,而股票市值並未對應大幅增加,表明公募基金加倉金融是在臨近四季度末的市場大幅上漲之後被動高位加倉。
事實上,從基金整體漲幅與上漲指數漲幅相對照可以看出端倪。去年四季度,A股震蕩上揚,在藍籌股的帶動下,上證綜指在年末兩個月加速上漲。截至去年12月31日收盤,上證綜指、滬深300指數和深證成份指數均大幅狂飆,漲幅之大、速度之快,令大多數投資者始料未及,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創業板指數和中小板指數在此期間卻不升反跌,市場風格由成長轉向價值。
從去年四季度大盤藍籌強力崛起看,滬深300 指數累計漲幅高達44.17%,上證指數在四季度也上漲了約37%,全部基金持有的股票市值隻增長了約14%,大幅落後市場,表明公募基金大部分並未充分享受到藍籌的上漲。
盡管麵對突如其來的大牛市,此前兩年來享受新興產業概念股紅利的基金經理,顯然還沒有快速地轉變過來,以至於最後高位接盤金融地產。
不過,在基金看來,接下來的股市上漲依然相對確定,使得基金幾乎以“滿倉”的姿態迎接新一年的投資,一定程度上顯示行業對後市行情的樂觀預期,這也是基金高倉位的主要原因所在。
路難行,鞋難穿,受苦的是自己的腳,誰疼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