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最“牛”板塊的資本競賽(2 / 2)

資本市場輸血

2013年之後,券商的業務再度活躍起來,和以往不同的是現在券商納入了很多需要大量資金支撐的創新業務,特別是進入2014年券商融資融券業務從一季度的2000億元,激增到四季度的上萬億元,需要券商快速補充資本金。

據統計,2014年十餘家券商上市公司通過二級市場增發來募集巨額資金,海通證券、中信證券等都相繼發布百億以上的H股增發方案來擴發創新業務或者是補充資本金。

2014年11月21日,停牌數日的光大證券複牌,並發布一份定增預案。根據預案,光大證券擬向包括第二大股東光大控股在內的不超過10名的特定對象,以不低於10.42元/股的價格非公開發行不超過6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80億元,所有發行對象均以現金方式認購。

“金融業是一個資金饑渴型的行業,需要大量的資金去做杠杆、投資、資本中介等,而進入資本市場就有一個很好的資金獲取的渠道。”申萬宏源研究所所長董晨表示上市和沒上市的差距在券商行業表現得很明顯。而一些沒上市的券商公司也在積極謀求資本市場之路。

中原證券去年底發布IPO招股書表示擬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不超過8.77億股。根據招股說明書,中原證券目前正積極擴展資本中介等創新業務。如果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不足以應付公司流動資金或監管要求,則公司必須尋求外界融資。

但在信貸和資本市場狀況不利的時期,潛在的外界融資來源可能受到限製,而公司的借貸成本亦會上升。並且,在市場狀況不景氣和信貸及資本市場受幹擾的影響下,公司未必能按可接受的條款獲得外界融資,甚至可能根本不能獲得融資。

“本次募集資金到位後,公司的淨資本、經營實力和抗風險能力都將大為提升,有利於公司拓展與淨資本相掛鉤的各項業務。”中原證券在招股書中表示。

去年11月,安信證券成功借殼中紡投資上市。在重組協議中,安信證券就表示,金融業務的發展需要資本金的持續支持,安信證券盡管已經成長為國內領先的證券公司,但由於沒有上市,在資本補充渠道上受到較大限製。而安信證券持續通過自有資金支撐業務的快速發展較為困難。

“介入資本市場之後,很多企業會快速發展,待發展壯大到一定階段後就可以展開兼並收購,從而獲得更快的發展。”董晨對《英才》記者表示。

截至2013 年末,我國證券行業前五大機構總資產占全行業比重30.62%。

由於證券行業屬資本密集型行業,可通過橫向並購擴大業務規模或進入新的業務領域,促進業務協同發展,進而提高綜合競爭能力和對抗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