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長城資產 掘金新常態(2 / 2)

盤活經濟存量

AMC在成立之初,不僅功能和業務極其單一,更是一度被限定隻有十年存續期。如今經過多年的多元化發展,長城資產以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為導向的業務布局已初具規模,除不良資產處置之外,服務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內涵得到多方麵拓展。

“為經濟發展盤活存量”,這是張曉鬆對於AMC新內涵的一個總結。

從宏觀上來說,新常態下,AMC在“盤活經濟存量”方麵會有更大的作為。通過對不良資產進行的收購運作、並對問題企業的救助重組等手段,實現經濟存量中一些“錯配資源”的重組整合,最終讓這些受各類因素影響(特別是非市場因素)出現問題的資產重回市場,煥發生機。

在這些資產的清理盤活過程中,企業資金周轉速率加快,帶動經濟發展“轉速”增長,卻沒有依托於大量的信貸資源進行發展,並未大幅增加社會存量資金。退出之後,AMC便可獲得資本增值收益。張曉鬆認為,這是AMC區別於其他金融機構的重要功能特點,以及獨特的功能優勢。

微觀層麵,長城資產可以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綜合金融服務。張曉鬆解釋道,如果把AMC比喻為一所全科醫院,那麼它既能在企業“生病”的時候,為其“診斷治療”,甚至實施“外科手術”和“緊急救治”;也能在企業“沒病”的時候為其提供“預防保健”,幫助其更加健康地成長。

從企業生命周期理論來講,企業在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經營發展特點和金融服務需求。長城資產旗下的多元化綜合服務平台,以及多種金融服務手段,可以根據這些需求,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綜合金融服務以及個性化的金融解決方案。

從全牌照到引戰、上市

“新常態”之下,長城資產發展的業務基礎已堅實牢靠。為了能夠更好的實現企業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戰略,長城資產在金融牌照方麵的布局一直在穩步推進。

2014年,長城資產完成了對證券、銀行平台的收購重組工作,並在此基礎上基本形成了包括銀行、證券、保險、信托、金融租賃、基金等金融牌照在內的全牌照“金控”集團布局。

這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許可,為長城資產對旗下資產和外界客戶進行各類金融服務提供了準入保障,為公司適應金融行業發展趨勢,開展混業經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張曉鬆麵對這些“敲門磚”並未自滿,而是希望這些業務板塊之間能夠真正的實現協同發展。他認為“金融控股集團的核心要義在於協同,如果做不到協同運作,牌照再多也意義不大。長城資產致力構建全牌照金融平台體係,並不是為了和別人比誰牌照多,而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集團協同作戰的能力”。

經過最近幾年快速的發展和完善的業務布局之後,長城資產已經邁出了向股份製企業轉型的步伐。2014年,長城資產已經向國家有關部門上報了股改方案,各項股改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推進。

“我們希望在監管部門的支持下,股改方案能夠盡快得到國務院的批複,在此基礎上,力爭今年完成股份公司的掛牌工作;之後,將盡快啟動後續引戰工作。”張曉鬆堅定地表示,“股改、引戰、上市、國際化發展”這條進一步發展的主線,必須要“一張藍圖幹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