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後市場 “改朝換代”的元年
公司產業
作者:張延陶
10倍年增長速度、20類細分市場、1萬億以上市場規模。
汽車後市場在資本勢力與傳統企業內生變革動力的驅使下來到了青春期。前者的天生叛逆與後者的穩重交織協同,令整個後市場顯得盡管稚氣未脫,但卻能量無限。
後市場“改朝換代”
經銷商“大戰”車企的戲碼在2014年底拉開序幕,整車銷售微利甚至虧本的局麵已經難以扭轉。車企對中國市場規模的美好想象終究被經銷商不斷高企的庫存拉回到了現實——賣車,不賺錢了。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2014年汽車銷量數據顯示,2014年汽車銷量達到2349.19萬輛,同比增長6.86%,而去年,這一數字是13.87%。顯然,這一增速低於中汽協年初預計的8%-10%的幅度。
環境汙染、交通擁堵等一係列問題的出現紛紛指向汽車行業,盡管中國千人擁有汽車的數量隻過百餘,與發達國家的同類數字相距甚遠,但是行業增速若不下降,汽車勢必將成為眾矢之的遭到國人的“口誅筆伐”。
而如此大的汽車存量以及整車銷售的杯水車薪卻對汽車後市場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利好。
目前我國汽車保有量總計達1.54億輛,新注冊量和年增量均達曆史最高水平。
政策方麵,反壟斷政策將推動汽車後維修市場獲得更大發展:交通部頒布新政,提出了打破汽車生產企業對於汽車維修技術和配件渠道的壟斷措施,鼓勵原廠配件生產企業向汽車售後市場提供原廠配件和具有自有品牌的獨立售後配件。這一政策將打破目前4S店壟斷原廠配件的格局。另一方麵,高速增長的市場僅有3.5年的平均車齡,根據成熟市場經驗,這一年限正是維保類服務由4S店過渡至獨立維修市場的臨界值。
目前,4S店市場擁有著2倍於獨立維修市場的規模,有機構判斷這個數字以後將會倒過來。一位北京現代配件的經銷商告訴《英才》記者,2013、2014年,經銷商都過的比較苦,現在後市場的需求出現了,身邊的朋友包括自己都在發起或者參與到了與後市場相關的項目當中。
“博世車聯”的示範效應
4S店的身陷囹圄無疑將令獨立市場受寵,但是這一市場的現狀魚龍混雜,產業集中度分散。
安信證券認為,目前獨立後市場存在服務質量差、價格高、標準規則缺乏等問題。
近些年,傳統製造業正在向製造服務業轉型,博世也不例外。而博世售後作為銜接零部件供應與市場化服務的重要環節,它在集團轉型以及行業轉型中都將產生示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