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 出其不意(2 / 3)

三人聽後,都不禁為朱煥的計劃讚歎,橋公山大笑道:“有朱兄這麼一個神算子在,何愁賊帝不滅?哈哈哈……”。

楊文幹還是比他們兩個要細心一點,又問道:“那玄兒呢?他要不要和我們一起去?”。

朱煥說道:“要,玄兒一定得去,到時若李世民伏誅,還要玄兒號令整個朝廷,使得滿朝文武降服。但我們一定要保證他的安危,楊兄就帶幾個兄弟負責在遠處保護玄兒,不必上前衝鋒。”。

楊文幹再無疑慮,認為朱煥的安排沒有什麼紕漏了,說道:“好,明天我便將此計劃告知玄兒,好讓他有所準備。”。

朱煥點頭認可,又說道:“為保萬無一失,我們還需做一件事,從明天起,讓玄兒多到街上走動,我們也散出風聲,就說玄兒已經回來了,而且要大婚。李世民必定在泰安城中安插著人監視我們玄武會的舉動,他們得到這個消息,一定會稟報李世民。李世民聽了這個消息,必定會認為我們近日不會有所舉動而放鬆警戒。”。

三人都點頭許可,無不認為朱煥此計甚妙。

一切都已安排妥當,朱煥說道:“事情已經定下,各位就先回去休息吧,”。三人應聲而去,回到房間躺在床上,隻恨時間過的太慢,不能早日誅滅李世民。

第二日一早,李玄、李武,還有王璟玥和溫珝一起在大堂吃飯,他們四人正在閑聊。楊文幹走了過來,說道:“玄兒,吃完飯來我房間一下,我有事要跟你說。”。李玄應了一聲,楊文幹便回到了房間。

吃過了飯,李玄與他們三人寒暄了幾句,便來到了楊文幹房間,他不知何事,問道:“義父,您找我有什麼事?”。

楊文幹看到他進來,說道:“玄兒,先坐下。”,李玄便坐了過去。楊文幹接著說道:“這個月初八,我們要到長安去,誅殺李世民,為你父報仇。”。

李玄毫無心理準備,聽後自是大吃一驚,說道:“怎麼這麼快?”。

楊文幹說道:“怎麼?你不想早日為你父親報仇嗎?”。

李玄連忙說道:“不是,隻是我一時沒有準備。而且,李世民信守諾言上次放了我們所有人,我們雖然不必感謝他,但這麼快便又與他作對,是不是不太好?”。

楊文幹滿是憂愁,說道:“玄兒啊,你怎麼能這麼想?若不是他有求於你,會放了我們嗎?再說了,他這一點小恩小惠,能抵消的了殺父之仇嗎?況且,這也不單單是你的殺父之仇,也是他篡位奪權應有的報應。”。

李玄聽後,默默地低下了頭,不敢和義父頂撞,但心裏好像還有話,不吐不快,他支支吾吾地說道:“義父,這一段時間,我想了很多,有些事實在想不明白,說出來請義父不要見怪。”。

楊文幹說道:“有什麼話,你盡管說,義父怎麼會怪你呢?”。

李玄好像不知該怎麼說,猶猶豫豫,最終還是下定決心開口了,說道:“義父,李世民殺了我父親,奪了我父親的皇位,確實與我有不共戴天之仇。可是,我來到中原有半年多了,看到現在的大唐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這一切都是李世民的功勞,他甚至為了邊關百姓免遭殺戮,不惜將自己的女兒遠嫁吐蕃。而我們如果殺了他,那百姓必遭改朝換代之苦,那時又不知有多少百姓會跟著遭殃。我們這麼做,值嗎?到底是匡扶正義,還是徒增罪惡?”。

楊文幹聽後,大怒不已,猛地一拍桌子,喝道:“糊塗!你怎麼能這麼糊塗?李世民的皇位是搶來了,無論他為大唐做了什麼貢獻,都是逆天而行,有悖綱常,就算大唐眼前有一時的繁華,也早晚會因此而遭覆國之災,隻有恢複正統,才能保國家永存,百姓永安,而你則是這件事的關鍵,隻有你才是正真的帝王。你是不是貪圖現在的安逸,而忘了自己的責任和使命?若是如此,我現在就一掌打死你,然後再自裁以向太子謝罪,是我沒有教好你,辜負了太子啊!”,說著,楊文幹竟痛哭流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