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 出其不意(1 / 3)

朱煥聽後,臉色一疑,說道:“王兄的意思是?”。

王世惲說道:“我的意思,想必朱兄也已猜到七八,如果朱兄認為可以一搏的話,我去把橋兄和楊兄一並叫來,大家先商議商議,如何?”。

朱煥聽到這裏,又豈會不明白他的意思?其實,他心裏也早有此意,隻是一直沒拿定主意,說道:“這雖是早晚的事,但畢竟事關重大,到底如何決定,還需從長計議啊。”。

王世惲急道:“所以我才想讓橋兄和楊兄來,大家一起計議,至少得定個計劃,大家也好有個準備啊。”。朱煥覺得他說的也不無道理,點了點頭。王世惲迫不及待地走了去去,把楊文幹和橋公山一並叫了過來。

四人聚齊,王世惲說道:“現在少主雖然回來了,也放下了以前的不開心,但我們的大仇卻不能這麼忘了,賊帝還是要殺。所以,我認為應該繼續製定計劃,跟那賊帝拚個你死我活。”。

橋公山是個粗人,心性衝動,也早有此意,連忙叫好,說道:“好啊!我覺得王兄說的有道理。我認為,應該繼續按照咱們一個多月前的計劃行事,雖是延後了幾天,但我想也無大礙。”。

朱煥看楊文幹沉默不語,說道:“楊兄,你的意思呢?”。

楊文幹思索了一會兒,沉著地說道:“我認為公山所言可行,隻不過還需安排妥善,這次不比上次,上次是玄兒生死不知,我們是抱著必死之心,可這次玄兒已然安然無恙了,我們應留條後路,萬一失敗了,也好日後東山再起。”。

朱煥暗自認可,點著頭說道:“朱兄所言甚是,我們確實應該考慮到這一點。可還有一件事,我們不得不考慮。”。

王世惲忙道:“還有什麼事?朱兄,你就別賣關子了,有什麼話就直說吧。”。

朱煥接著說道:“上次泰山一役,我們眾人被李世民擒獲,他卻放了我們,如果我們殺了他,不免有些不義啊。若是上次,可以說是為玄兒報仇,可這次有什麼理由呢?”。

橋公山是又氣又急,說道:“朱兄啊,你跟他還講什麼道義?當年他殺害太子的時候,講道義了嗎?”。

王世惲也說道:“朱兄,這一層可就是你多想了,我們本就是為太子報仇,這就是最好的理由。”。

朱煥歎了一口氣,說道:“也確是如此。那好,咱們這次就殺到長安,為太子報仇。”。

橋公山和王世惲聽後,都激動不已,恨不得現在就手刃李世民。

楊文幹也是蠢蠢欲動,說道:“那就請朱兄定下一個計劃,安排妥當一切,祝我們早日除掉賊帝。”。

朱煥好像在王世惲剛進來時,便有了計劃,胸有成竹地說道:“今日初一,初八李世民便會在長安南城郊外狩獵,我們那天便在南城設下埋伏,宰殺李世民。”。

三人都是一陣疑惑,他們本想朱煥會準備在下月初八行事,沒想到他這麼著急。楊文幹說道:“朱兄,這是不是有點唐突了?隻有七天,恐怕兄弟們沒時間準備啊!”。

朱煥卻不以為然,說道:“有什麼可準備的?一人一把刀,便夠了。之所以這麼急,正是要打李世民個措手不及。實不相瞞,我懷疑咱們玄武會中,有李世民的人。上次泰山一役,李世民好像早有準備,所以我想必定是有人向他通風報信,這次咱們突然來襲,就是讓他得不到消息。”。朱煥本來還對王世惲有所懷疑,但經過王璟玥一事,他便徹底消除了對王世惲的懷疑。

在泰安大牢時,楊文幹和橋公山早已知道奸細的事,也有所心理準備,而王世惲乍一聽說,自是詫異不已。

楊文幹點了點頭,說道:“還是朱兄想的周到,不知具體如何安排,朱兄想好了沒有?”。

朱煥接著說道:“行事之前,先不要向兄弟們泄露風聲,以防有變,到了初五,再告訴各位頭領,讓他們各自率人分批趕往長安,化成普通百姓,到了之後,先分居在客棧,以免引人起疑,並下令任何人不得獨自外出。到了初七晚上,再讓各位頭領告訴眾兄弟所有事宜,於南城城郊集合,聽我安排。這樣一來,就算他們中有奸細,也沒時間報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