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9章 4 40周孕檢時間表(2 / 3)

●量體重和血壓。

●進行問診:通常會詢問未懷孕前的體重數,作為日後孕媽媽孕期體重增加的參考依據。整個孕期中理想的體重增加值為10~12.5千克。

●聽寶寶心跳:醫生運用多普勒胎心儀來聽寶寶的心跳。

●驗尿:主要是驗孕媽媽的糖尿及蛋白尿兩項數值,以判斷孕媽媽本身是否已有糖尿病或耐糖不佳、分泌胰島素的代謝性疾病、腎髒功能健全與否(代謝蛋白質問題)、子癇前症、妊娠糖尿病等各項疾病。

●身體各部位檢查:醫生會針對孕媽媽的甲狀腺、乳房、骨盆腔來做檢查。由於骨盆腔是以內診方式進行檢查,醫生會讓孕媽媽平躺在診斷台上,以手來觸摸孕媽媽腹部上方是否有腫塊。若是摸到腫塊,就要懷疑是否為卵巢腫瘤或子宮肌瘤,但大部分以良性腫瘤居多。

●抽血:孕媽媽做抽血檢驗,主要是驗孕媽媽的血型、貧血程度、肝功、腎功及梅毒、乙肝、艾滋病等,好為未來做防範。

●檢查子宮大小:孕媽媽從孕期第6周開始,子宮開始逐漸變大;到了孕期第12周時,子宮底會在恥骨聯合的上方;到孕期第20周時,會跨過骨盆腔到肚臍位。因此,從孕期20周~35周,醫生為孕媽媽從恥骨聯合的地方到子宮底所量出的厘米數,可大致等於為胎兒周數。此周數也可作為胎兒正常發育與否的依據,通常會以±3厘米來做推斷,即小於3厘米,代表胎兒較小;大於3厘米,代表胎兒較大。

●“胎兒頸部透明帶”的篩檢:孕媽媽可以在孕期11~14周做此項檢查,即可早期得知胎兒是否為罹患唐氏症的高危險群。主要是以超聲波來看胎兒頸部透明帶的厚度,如果厚度大於2.5(或3)以上,胎兒罹患唐氏症的幾率就會較高,這時醫生會建議孕媽媽再做一次羊膜穿刺,來看染色體異常與否。

13~16周

第2次產檢:唐氏症篩檢,施行羊膜穿刺

從第二次產檢開始,孕媽媽每次必須做基本的例行檢查,包括:稱體重、量血壓、問診及看寶寶的胎心音等。孕媽媽在16周以上,可抽血做唐氏症篩檢(但以16~18周最佳),並看第一次產檢的抽血報告。

施行羊膜穿刺的周期,原則上以16~20周開始進行,主要是看胎兒的染色體是否異常。

孕媽媽的生活檢視

●孕媽媽平常要注意正確的姿勢,要伸直背肌,若姿勢不好,就容易引起腰酸背痛的毛病。不過不要太勉強自己,不論是工作或坐姿都要讓自己處於最舒服的狀態。

●隨著胎兒重量增加,多休息是最好的方法。而且適時使用托腹褲或托腹帶來支撐,也可以緩解腰疼背痛的困擾。

●孕期的性生活,在懷孕初期必須特別的注意。若孕媽媽本身曾有早產傾向,需特別小心。在性姿勢方麵,以不刺激、溫和、安全為首要原則。

17~20周

第3次產檢:做詳細的B超檢查

孕媽媽在孕期20周做超聲波檢查,主要是看胎兒外觀發育上是否有較大的問題。醫生會仔細量胎兒的頭圍、腹圍、看大腿骨長度及檢視脊柱是否有先天性異常。孕媽媽在16周時,已可以看出胎兒性別,但在20周時,準確率會更高。至於最令孕媽媽期待的首次胎動,第1胎在18~20周出現;第2胎則在16~18周會感覺到。此外,孕媽媽在20周以後,會出現假性宮縮,大部分會在30分鍾內得到緩解,但隨著孕期周數的增加,出現的頻率也會愈來愈頻繁。

孕媽媽的生活檢視

●孕媽媽飲食以均衡為主,孕期體重避免增加太多或不足,在產檢時,醫生會根據情況給予適當的建議。此階段害喜大致消失,食欲會變得比較好,也是容量變胖的時候,所以在飲食上要有所節製。

●大部分孕媽媽有腳部抽筋的現象,所以孕期鈣質、鐵質的補充必須充足。但在補充之前,要跟醫生討論,以把握住最恰當的服用時機。

●孕媽媽若有蛀牙及其他口腔疾病,必須事先跟牙科醫生告知懷孕的事實。必須時常注意口腔的清潔,尤其懷孕前期孕吐容易產生胃酸,最好能常常漱口或多刷牙,以保持口腔衛生及牙齒健康。

●為了讓妊娠過程順利一些,可以開始每天做一些簡易的孕期體操。

21~24周

第4次產檢:妊娠糖尿病篩檢

大部分妊娠糖尿病的篩檢,是在孕期第24周做。先抽取孕媽媽的血液樣本,來做一項耐糖試驗,此時孕媽媽不需要禁食。喝下50克的糖水,等1小時後,再進行抽血,當結果出來後,血液指數若在140以下,即屬正常;指數若為140以上,就要懷疑是否有妊娠糖尿病,需要再回醫院做第二次抽血。此次要先空腹8小時後,再進行抽血,然後喝下100克的糖水,1小時後抽1次血,2小時後再抽1次,3小時後再抽1次,總共要抽4次血。隻要有2次以上指數高於標準值的話,即代表孕媽媽有妊娠糖尿病。在治療上,要采取飲食及注射胰島素來控製,千萬不可使用口服的降血糖藥物來治療,以免造成胎兒畸形。

孕媽媽的生活檢視

●孕媽媽本身是否具有良好的排便習慣直接影響孕期便秘狀況,若孕前就有便秘,孕期便秘現象會加劇,甚至會引起痔瘡,所以孕媽媽要養成固定時間排便的習慣。

●孕媽媽要增加蔬菜水果及纖維質的攝取,建議多喝優酪乳製品來幫助排便。盡量不要使用藥物或其他刺激物來增加排便次數,若需要使用藥物也應由醫生開立處方。

●如果想要親自哺乳,建議孕媽媽先購買哺乳胸罩,哺乳胸罩以棉質較易吸汗的為最好,在罩杯選擇上,可以選擇大兩個號碼、大一個罩杯的尺寸。可以調整罩杯大小的哺乳內衣,能讓孕媽媽解除不停替換胸罩的煩擾。購買哺乳胸罩時,最好選擇具有支托功能、罩杯前掀式的,這樣在哺乳時能適度支撐乳房,減少產後乳房腫脹的疼痛。

●因為中期以後較容易出現貧血,所以要多食用含鐵的食物,如肝髒、波菜、葡萄幹、牡蠣、蛋等。

25~28周

第5次產檢:乙型肝炎抗原檢查,梅毒血清試驗

此階段最重要是為孕媽媽抽血檢查乙型肝炎,目的是要檢視孕媽媽本身是否帶原或已感染到乙型肝炎,如果孕媽媽的乙型肝炎兩項檢驗皆呈陽性反應,一定首先要讓小兒科醫生知道,這樣才能在孕媽媽生下胎兒24小時內,及時的為新生兒注射疫苗,以免讓新生兒遭受感染。

此外,要再次確認孕媽媽前次所做的梅毒反應,是呈陽性反應還是陰性反應,如此方能在胎兒未出生前,即為孕媽媽已經徹底治療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