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積極輔導貪玩的孩子認真做作業(2 / 3)

那麼,家長應如何輔導貪玩的孩子獨立完成作業呢?

第一,消除孩子的畏難情緒。要知道,老師布置的作業,一般都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不會超出所學的知識範圍。隻要孩子肯動腦筋,就能做出來。如果孩子真的沒有信心,不妨讓他問自己:別人可以做出來,我為什麼不能呢?

第二,要求孩子上課認真聽,把老師所講的內容徹底消化。這是獨立完成作業的前提。

第三,做作業前,指導孩子先將有關知識複習一下,弄清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仔細研究例題,掌握解題思路和方法,以免等題做不下去時,再回過頭來翻書,既浪費時間又影響情緒。

獨立完成作業,並不是說不要必要的指導,而是說,遇到難題盡量讓孩子自己解決,不能完全依賴別人。

4.指導孩子掌握解題的方法和技巧

對於學習不理想的孩子來說,做題是關鍵性的能力,隻有具備了做題的能力,才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最終把學習搞好,真正提高學習成績。做題的真正目的不僅僅是運用知識和積累經驗,而更重要的是形成能力。所以作為父母要幫助學習能力差的孩子在做題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不能為做題而做題。

首先,題海戰術並不可取。題目是千變萬化的,嚴肅的考試,是很少因襲陳題的。解題經驗的價值在於對它的活用,這正如圍棋中的“定式”需要活用一樣,除非同類型題目,否則依賴“定式”是危險的。因此,題海戰術,並不可取。解題經驗對於解題來說,隻是要素之一而不是惟一因素。解題是一個係統的概念,這個係統就像一個建築公司的預製廠,單憑“預製件”是不能完成各種建築的,因此在實施過程中,要根據變化的條件,對“預製件”進行識別、選擇、加工、改造、組裝等,這種思維方式是創造性的,而創造性的工作成效如何,就要看解題思維方法是否正確,而不是已積累了多少經驗,所以,最重要的是善於思考,尋求方法。

其次,考慮做題的時候更要結合實際。一是因題而異,對於標準題,有解題經驗即可;對於陌生的非標準題,思維方式很重要;對於文字敘述題目來說,通過語文知識弄通題意很重要。二是因人而異,對於低年級孩子來說,學好知識,掌握解題方法,多做一些題目,積累經驗最重要;對於高年級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強調思維方法。

怎樣做題才有效?

有效做題要注意三個方麵,即知識是解題的基礎,方法是解題的手段,思維是解題的策略。而要達到知識融會貫通、方法靈活多樣、思維奇思妙想這樣的做題境界,就應指導孩子掌握以下技巧:

(1)教孩子做“精彩題”

所謂精彩,就是一道題思考較長時間,突然想起方法將該題做出來。而具體而言就是,題目本身無錯誤,而且不隻是對定義、定理、方法進行複述,在解決方法上,思路充滿活力,綜合性強,有靈活運用的廣闊空間,而不是堆砌知識或者公式。同一類題目,有一兩個代表性的即可,一是不選用對於概念理解沒有價值、思考方法不符合一般規律的偏題、怪題;二是不能為考試而做題,更不要抱著希望將來有眼前這樣題目的心理。否則,必將陷進題海戰術和死記硬背中。

(2)讓孩子做“多解題”

有專家曾這樣說:我們進入一座剛剛落成的大樓,如果上上下下轉幾圈,很快,陌生感就消失了。也就是說,對於難題,如果費了很大的勁解決了,一定不能滿足一種方法,而要試著再去追求第二種第三種,也可以與孩子和同學、老師共同探討更多的解決方法。

(3)指導孩子做“共性題”

在做多解題的基礎上,分析和尋求不同解法的共同本質,一是在思想方法上哪些是共同的,二是在具體步驟上哪些是共同的,三是幾種解法融會貫通,由特殊到一般,統一到一個最簡潔的方法上。

(4)引導孩子做“規律題”

真正可靠的解題思考規律的形成,應當是在分析試題的基礎上,發現它們共同點的一致性,掌握普遍性的解題規律和思考規律。

除了按以上原則選做題目外,還有一些必須掌握的技巧,可以將它分為兩個做題步驟:

第一步:形成解題輪廓,確定難度級別。

讀完題目,應該迅速地在腦海裏形成做題輪廓,也就是需要立即說出該題所要求的知識點,解題過程分幾步,運用什麼技巧,是什麼題型,難度是什麼級別。難度通常可以分為四個級別,第一個級別是一想就明白,不必動筆;第二個級別是想想,用筆劃劃就出來了;第三個級別是想了半天,仍然出不來思路,但回過頭來的時候,可以解決;第四個級別是一時啃不動,複習課本、讀完筆記、想想老師是怎樣講的後,還是解決不了。對不同難度級別的題目應采用不同的態度,第一級別“可做可不做”;第二個級別“順手漂亮地做完做好,積累成就感”;第三個級別“集中力量殲滅它”,然後做上標記,以後複習的時候,要重新回顧一次;第四個級別“暫時放下,及時向老師請教”,爭取通過別人的幫助解決它,並且在解出來後,力爭尋找其他解法。

第二步:經常回頭看,仔細咀嚼其中味道。

做完一道題,最重要的不是立即做下一題,而是需要停下來,回頭看看剛剛走過的“路”,進行仔細分析,總結、發現新的東西,一是看看這道題目我是怎樣解出來的?完成解法的關鍵步驟有哪些?二是回憶自己是怎樣想出來的?三是看是否還有另外的方法,並一一搞定它;四是比較不同的解法,挖掘共同本質。這樣做題,就會很有滋味,其實,許多快樂並不是來自享受或者獎勵,而是成就感,是做題的成就感讓孩子不斷超越自己,創造自己。

5.引導孩子把握做作業的環節和步驟

做作業是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對孩子鞏固知識、消化知識、記憶知識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做作業是係統學習的重要內容與環節,它需要通過審題、做題、檢查三個步驟方能達到目的。家長應教給孩子正確的作業步驟,以培養貪玩孩子的學習興趣。

(1)教孩子學會審題

審題就是仔細看一遍題目,搞清題目的意思,找出要解決的問題。審好題是迅速、正確解題的條件,審題出了錯,後麵的功夫就白費了。

審題時不要圖快,要慢一點,以免有所遺漏。審題要求仔細全麵、準確無誤。此外,要逐步摸清不同學科、不同類型的題目審題的具體步驟和要求、方法。(具體的審題方法下節將專門介紹)。

(2)讓孩子認真做題

審好題後,就要解題。在動筆或動手做之前,先要動腦筋構思。構思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構思的任務,就是想好解題的思路、步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