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作為一名家庭教育研究工作者,我經常聽到父母們這樣的感慨:“這孩子,真貪玩”,“我真拿這孩子沒辦法,腦子很聰明,就是貪玩”。麵對貪玩的孩子,不少家長心急如焚,急於尋找良策。

應該說,愛玩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玩耍對孩子的身心發展也有著積極的作用。在玩中,孩子認識著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發展著自己的認知能力,培養著自己的各種興趣。正是玩,促使孩子生動活潑地成長,盡情地體驗著童年時代以及青少年時代的美好時光。可以說,玩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作為父母,應當給予孩子玩的自由空間,實實在在地保障孩子玩的權利。

然而,凡事都應該有個“度”。孩子可以享有玩的權利,但決不能過度地“貪玩”。如果孩子一門心思地放在玩鬧上,那麼,這種玩就必然會損害孩子的學習,不利於孩子知識和智力的發展。

當今,孩子過分貪玩的現象,真是不勝枚舉:打遊戲、惡作劇、聽CD、泡網吧、沒完沒了地看電視、無節製地玩各種球類等。對孩子的健康成長來說,貪玩的害處極大。

貪玩易喪誌。對於正處於學知識學本領的成長期的孩子來說,貪玩不僅會使孩子喪失理想、追求,喪失學習的動力,喪失對學業進步的追求,而且會喪失塑造良好個性品質的時機,有害於身體的健康發育。“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最終,孩子喪失的是美好的青春年華。

那麼,孩子貪玩怎麼辦?

應該說,這是擺在家長麵前的一個極大的難題,也是擺在我們這些長期從事教育科研工作的研究者麵前的極大的難題。為了孩子的未來,更是為了祖國的未來,我們感到肩上沉甸甸的擔子和沉重的責任。

為了探討改變孩子貪玩的良策,我們對數千個家庭進行了專訪,在數百所學校進行了調查研究,走訪與調研的結果,讓我們感到:解決孩子貪玩問題是一個係統工程,既需要治標,更需要治本,既需要提高孩子自身的認識,也需要家長和學校老師的積極配合。正是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我們編寫了《孩子貪玩怎麼辦》一書。

本書首先剖析了很多家長錯誤的家教方法。很多孩子陷入貪玩泥潭的“始作俑者”,正是身為其父母的家長們。有的家長對孩子不管不問,放任自流,導致孩子的放縱性貪玩;有的家長因對孩子管得過死,采用高壓式政策,導致孩子逆反性貪玩;更多的家長則是沒有掌握正確的教子方法,不能正確地引導孩子“玩”的天性,不能正確地處理孩子“學”與“玩”之間的關係,誤導孩子貪玩;甚至有些家長本身就是一個大玩家,上網、麻將樣樣通,導致了孩子模仿性貪玩。

其次,本書有針對性地介紹了改變孩子貪玩的各種具體實用的有效方法。如:讓孩子接受規則的約束、讓孩子遠離電視與網絡、積極輔導孩子的功課作業、引導孩子摒棄“逃”學、指導孩子正當交往、矯正孩子厭學情緒等。

此外,本書還以大量的篇幅就如何讓孩子自覺主動地學習,如何因勢利導地把孩子貪玩的缺點轉化為優點,向廣大父母獻策支招。

在“玩”風日漸的當今社會,本書有很強的針對性,所提出的各種解決貪玩孩子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相信在本書的幫助下,你的孩子一定會戒除“貪玩”的毛病,由“愛玩”轉變為“愛學”,使孩子在好學上進中成才,在健康愉悅的玩中成長。

金戈 博士

2005年元旦於北京

孩子貪玩怎麼辦 廣告語

封麵: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但過份的貪玩卻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貪玩物易喪誌。貪玩會使孩子喪失誌向,喪失學習的動力。“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貪玩的孩子最終喪失的將是美好的青春年華。

本書通過對數千個家庭、數百所學校的調查研究,提出了一套科學地解決孩子貪玩問題的係統方案,旨在使孩子由“愛玩”轉變為“愛學”,由“貪玩”轉變為“會玩”。

封底:孩子貪玩,首先應該反躬自問的是家長,因為大多數孩子陷入貪玩泥潭的“始作俑者”,正是其父母不當的家教方法。

本書將幫助被孩子貪玩問題所困擾的父母們,剖析導致孩子貪玩的主要觀因素,詳細介紹糾正孩子貪玩毛病的六大措施,並且就如何讓孩子自覺主動地學習,如何因勢利導地把孩子孩子貪玩的缺點轉化為優點,向家長們提出了一係列衷懇的忠告。